帕爾茲微妙地回答說:“在羅嚴塔爾元帥尚未到任前,海尼森就暫且交給下官了.”
奧斯卡.馮.羅嚴塔爾元帥現任帝國軍統帥本部總長一職,在征服伊謝爾倫回廊之後,預定将由他冠上新領土總督的稱号,統轄昔日自由行星同盟全部領域.今年,他三十三歲,比皇帝年長九歲.他将擔任皇帝的代理人,統治新帝國領域近一半的廣大宙域.在今天之前,不論征戰或經略方面,就算是皇帝幾近自私的要求,羅嚴塔爾幾乎都為他做到了.待全宇宙的統一大業完成後,他将面臨完全不同領域的考驗--自身才幹是否足以擔任廣大占領區的行政官.不過,在才幹這方面,至今還沒有人對他有所疑慮.
另一方面,梅克林格提督率麾下艦隊在伊謝爾倫回廊的另一端擺開陣勢,準備挾擊楊威利等人的後背.至此,包圍回廊前後的巨網已全部完成.
萊因哈特之所以組成如此龐大的陣容,并動員身經百戰的各位名将,明白說來,無非隻是為了讨伐一個人.
此人就是前自由行星同盟伊謝爾倫要塞司令官兼要塞駐留艦隊司令官的楊威利元帥.在同盟末期,對萊因哈特及其麾下的提督們來說,同盟軍就是楊威利.在他們精神面的上下都漂着帶有酸味的贊賞.有多少位名将,有多少次的敗北,都肇因于楊威利一人!
說得諷刺一些,實際上根本是“偌大的帝國為了擊敗一個人,而發動了所有的武力.”而以國家的立場而言,為早日實現帝國統一大業,他們有必要去預防楊威利成為反帝國勢力核心的後果出現.戰艦伯倫希爾現在可以說是“移動的大本營”,皇帝辦公室中,萊因哈特正忙着檢讨往後的具體作戰計劃,他那蒼冰色的眼眸直視秘書官希爾德,揚聲說道:
“如何?瑪林道夫小姐,你現在還是反對朕親自出征?”
聰敏的伯爵小姐反對皇帝親自率兵征計楊威利一黨之事衆所皆知.注視着美麗首席秘書官的萊因哈特,笑容間隐隐帶着惡作劇的表情.他詢問希爾德的目的,并不是想讓她屈服于自己,而是希望她提出反論.
“老實說,下官還是反對.”
希爾德看出萊因哈特的用意,便如是答道.聽到這句話,眉清目秀的年輕征服者感到身體節奏一陣上揚,證明了他的精神活力仍然暢旺澎湃,正尋找着伸展的天空.
“沒想到伯爵小姐竟是這麼頑固啊!”
萊因哈特無視她的個性,反而開朗地笑了起來;希爾德自己也不知為什麼,臉上微微一陣紅暈飄過.
“原來陛下早就把我的脾氣摸得一清二楚了.”
這可有點不公平了,不是嗎?--希爾德心想.她至今仍然反對,是因為她了解萊因哈特想要親征的真正動機,并非為了政治或軍事上的理由,而完全是在于他個人的矜持及競争意識.而這種意識下,包含了他對于競争敵手的尊敬與期待.假設楊威利放棄抵抗,向皇帝跪地求饒,萊因哈特将會有什麼感想呢?雖然這是他自前年以來所熱切期盼的事,但心中總不免會感到失望吧.現在,皇帝認定楊威利就是他的戰鬥對象,并準備以最高禮節--傾盡無可匹敵的智略和壓倒性的兵力--來面對楊.
對于帝國軍的這項舉動,楊威利将作何反應呢?他會堅守易守難攻的伊謝爾倫要塞嗎?或是揮軍前進到回廊的出口--艾爾.法西爾,挑起艦隊大戰?實在令人難以預料.
現在,帝國的戰線已經形成一條超越一萬光年,既長且大的光龍,以C字型的形态,穿過整個由人類所支配的宇宙.光龍的頭部是在伊謝爾倫回廊的舊同盟領方位,尾部則是在伊謝爾倫回廊的舊帝國本土方位.若是伊謝爾倫要塞陷落,納入帝國版圖,那麼光龍的尾巴将繼續延伸,而以O字的形态環擁宇宙.
如此綿長的行動線,原本應是軍事學上的一大忌諱,但是,若敵我的戰略狀況優劣差别過大,這就不是個弱點了.置身伊謝爾倫要塞的楊威利,沒有大膽行動的自由,即使帝國軍隊伍長長地延伸開來,他也無法自側面發動攻擊.因為,若說帝國軍是一條光之巨龍的話,那麼伊謝爾倫要塞無異是一顆小小鳥蛋.以戰略上來說,兩者之差真有天壤之别,楊威利必須藉助戰術上的勝利,才有可能阻撓戰略上的懸殊情勢;目前,他的處境和巴米利恩會戰之時一樣,步步艱險.然而,萊因哈特那頭勇猛自負的有翼獅子,是不會滿足于隻在戰略方面将楊威利趕至窮途末路的.
“盡管楊威利有多少奇謀,走到這地步,他也隻能做兩種軍事上的選擇了.一是前進應戰,一是撤退防守,如此而已.但他會作何選擇呢.他會采取什麼方法來對付朕呢?這倒頗值得玩味.”
随着霸氣所至,萊因哈特便起而行之.行動上的自由是戰略優勢的保障.一直窮追不舍,迫使楊發動反擊,這也是因為自己已經穩穩控制百分之九十九的絕對優勢.
隻是萊因哈特還未完全保有推動曆史和人類所需的王牌,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