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費沙的一個小公寓内,原費沙自治領主的情婦多梅克·尚·皮耶爾正在看着從隔壁秘密傳來的一份情報。
這是由代号“大熊星座”的情報員提供的關于此次雙方會談内容的最新情報。
看完以後她輕蔑一笑,“還是象以前那樣好戰”,她習慣性的輕聲自語以免被社會保障局的竊聽器察覺。
在嚴密的監視下還能維持原費沙情報網的正常運作并不被察覺的确是一項奇迹,而且她手頭還掌握着兩個極為重要的孩子,廢帝由謝夫和羅嚴塔爾的糵種,為了他們将來的崛起,現在就要為他們制造混沌。
如何利用這份情報呢?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多梅克·尚·皮耶爾制定的一個名為“将軍”的行動計劃,通過相鄰的廚房窗戶,讓隔壁的交通員轉交行動組實施。
第四節布連塔諾防線
新帝曆007年3月3日,各主要通訊線路都已建成,戰艦改裝所需的專用大型顯示屏,陸上通訊光纜也都已準備齊全,但是改裝戰艦主計算機的程序卻還在調試。
雙方為了趕在6月底以前完成,調動了幾乎全國的編程人才加班加點地趕工,以緻于在這兩三年中沒有新的大型軟件問世,出版的遊戲幾乎清一色的空戰射擊類,而且看上去簡直是一個個翻版。
靠着對社會輿論的置之不理,終于程序在6月10日通過了聯合評審組的驗收。
在測試中,舷窗裝上了由戰艦主計算機控制的顯示屏,雖然看到的圖象都是存儲在主機硬盤上的,艦橋成員的緊張程度仍與實戰相差無幾。
如果使用僅供大本營内部重要成員和各艦隊司令之間聯系時用的三維虛拟現實頭盔和壓力觸覺感應服,那麼你就是身處真正的戰争領導核心中了。
經過最後的商讨,決定以8月1日0時為戰役發起日。
7月18日,尤裡安率幕僚乘經修複的休伯利安到達伊謝爾倫,一下船,帝國工程人員就開始将其改裝成一隻由瓦列艦隊麾下7500艘戰艦組成的巴拉特自衛隊艦隊的旗艦,這樣的安排既是出于安全考慮也是由于自衛隊的戰艦數量太少,而且自衛隊的每名成員一離開旗艦都會有兩名以上的帝國軍士兵緊緊跟随。
瓦列艦隊的其餘戰艦分為3隊,輪流出動巡邏,以免自衛隊乘機偷襲。
如此完善的防衛措施,看得出瓦列的用兵謹慎和對楊二奪伊謝爾倫那種藝術性戰術的恐懼。
同時,亞典波羅中将在海尼森行星上為此次演習的兵力準備傷透了腦筋,除去必需的巡邏艦隊外,他隻能集中7000艘左右的戰艦,隻好征用了一批民用船,再讓一艘戰艦代表兩艘,才湊齊了規定的15000艘戰艦,許多人開玩笑說自己有了兩條命。
帝國方面,此次演習可出動的也就是其的近14萬主力部隊,分為9個艦隊,7元帥中除克拉斯以外,其餘每人一個,除米達麥亞艦隊有2萬艘外,另五個都有16000艘;3名一級上将各擁有1個12000艘的艦隊。
艦隊布置如下:米達麥亞、畢典菲爾特、缪拉、拜耶爾藍艦隊駐紮于費沙,艾齊納哈在流卡斯,瓦列在伊謝爾倫附近(由米達麥亞艦隊扮演),錦茲在連典貝爾格,皮羅在格魯米遜,另有布連塔諾上将和列佛爾特上将各指揮一個8000艘的艦隊駐防于幹達爾和奧丁,他們名義上歸梅克林格指揮。
8月1日0時,随着原子鐘三針重合,連接費沙、伊謝爾倫、巴拉特、奧丁四大節點,通向十多萬艘停泊在各自港口的戰艦主計算機和其他代表各單位的上百萬台終端的銀河系通訊網開通了。
随着數據的輸入輸出,身處于這次最大規模軍事演習的每一個人都會象實戰那樣腎上腺激素分泌大量增加。
處于離巴拉特最近的前哨,布連塔諾艦隊是最齊裝滿員的,戰備訓練,後勤保障也最為充足。
幾年中他們不停在幹達爾星系附近布雷,加設偵察衛星,建立新基地,強化各基地的防禦能力,每隔半年還可以與列佛爾特艦隊換防,到後方進行休整。
所以幹達爾星系成了一個太空灑滿衛星和空雷、行星表面密布對空炮台和導彈發射器、地下布滿網狀通道和隐蔽所的要塞化的據點,所以布連塔諾自豪地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個防禦工程。
盡管隻有八千艘戰艦,布連塔諾仍有着很大的信心在此阻擊自衛隊的進攻,再說隻要堅持十天半個月,艾齊納哈艦隊就肯定能夠趕到,那時就是楊再世也隻能看着帝國奪回戰役主動權了。
8月2日10時,布連塔諾和亞典波羅兩艦隊在最外圍雷區附近相遇,雙方隔着雷區相互攻擊了4個小時,然後布連塔諾退回第二層雷區内重新組織。
就這樣激戰20小時後,戰線退到第三層,雙方的傷亡都不大,布連塔諾正是利用總共十一層的雷區來消耗亞典波羅寶貴的時間。
3日4時,星系外布連塔諾艦隊後方出現了一個約1000艘的帝國艦隊。
布連塔諾立即與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