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槍斃連化青

首頁
    一 連化青招供畫押,認下好幾件命案,報請上去斷了個死罪,押在死牢中等待槍決。

    臨刑那一天,連化青隻求跟郭師傅見上一面,想認一認這個抓到他的人是誰。

     郭師傅得知此事,答應當天跟去小劉莊磚瓦場,發送他一趟,到了上法場的日子,郭師傅帶上丁卯,倆人來到大牢中看連化青,隻見連化青低着腦袋,五花大綁釘着腳鐐,坐在一個單人房内,穿着一身破囚衣,後背插了招子,坐在那裡一言不發,頭也不擡。

     丁卯說道:“今天讓你認得我哥哥,他就是拿你的人。

    ” 連化青聞言擡起頭,兩隻生有雙瞳的眼像兩個黑窟窿,盯着郭師傅打量一番,說道:“想不到連某人栽在你手上,如今我記住你了,你等着,我早晚要來找你。

    ” 丁卯見此人死到臨頭還放狠話,忍不住開口要罵。

    郭師傅擺手沒讓丁卯多言,說道:“連化青,你做下的案子不少,今天隻不過一死抵償,不該再有什麼怨言。

    ” 連化青眼中閃過一道兇光,說道:“罷了,今天我要上法場挨槍子兒,是不是該有長休飯訣别酒?” 郭師傅說:“不錯,是該有,上法場前一碗酒一盤肉可是老例兒,眼瞅時候不早了,随時會把人犯押到小劉莊法場槍斃,怎麼還沒送長休飯?” 他問管牢的幾時送,管牢的說:“二爺你想什麼呢,這幾年世道這麼亂,槍斃的人太多,如果每個人一份酒一份肉,即便咱這死牢是個飯莊也架不住他們吃啊,實話告訴你吧,咱們牢裡頭隻有棒子面兒窩頭,我們看牢的都吃這個,犯人隻管半飽,槍斃這天也不例外,他要是有什麼親人朋友,那些人該給他送酒飯衣服,讓他吃飽喝足穿上新衣服上路,沒人送也就沒有了。

    ” 郭師傅想了想,帶丁卯出去,買了幾個肉包子兩個熟菜,打上半斤酒,拎回來想給連化青吃了好上路,可他前腳出去,後腳執法隊便到了,提出人犯,五花大綁押在大車上,一路遊街示衆,直奔西關外小劉莊磚瓦場,天要下雨,陰雲密布,一路上看熱鬧的人海了去了,馬路上人擠人,擠得風不透雨不透,郭師傅和丁卯想從後頭趕上,但是人太多了,馬路上是人,房頂上是人,樹上都是人,二人急得腦門子冒汗,卻哪裡擠得過去。

     總說老天津衛的人愛看熱鬧,雖然全國各省百姓都愛瞧熱鬧,但是比不過這地方,當年有人掏陰溝,都能圍上一大圈人跟着看,還有論:“甯堵城門,不堵陰溝,誰們家陰溝堵了,這可太有意思了。

    ” 且說上法場遊街那天,看熱鬧的人群一瞧,綁在車上的連化青衣衫褴褛,低着腦袋閉着嘴,好像還沒槍斃就死了,實在是沒勁,但是這些閑人們好不容易有場大熱鬧看,誰都舍不得走,人頭攢動如潮,全在後邊跟着,想着萬一此人半道上精神了,一來勁冷不丁唱一嗓子:“将身來在大街口,尊一聲列位賓朋聽從頭……”這要沒聽着可虧大發了。

     二 以往處決犯人,押送到法場這一路之上,犯人看見這麼多人擡頭望着自己,任誰這一輩子,都沒有如此受過重視,最紅的京劇名角也不會同時有這麼多人圍觀,有的要訴說冤屈,有的要充好漢,而且天津衛看熱鬧的人們和别處不一樣,尤其會起哄會喊好,所以再怎樣貪生怕死,也得當着大夥的面交代幾句話。

     更有那些成了名的大混混兒,上法場時上身穿箭袖靠身蜈蚣紐,十三太保疙瘩袢,腰束英雄帶,下身穿燈籠褲,腳踩抓地虎快靴,頭戴英雄帽,評書京戲中的綠林英雄怎麼打扮,他也怎麼打扮,頭上多插一朵白紙花,跟低下圍觀的人群有問有答,人們齊聲問:“好漢爺,給大夥說說,你怎舍得把嬌妻幼子丢,怎舍得八十歲的老爹爹無人養,怎舍得抛下親朋好友衆兄弟?” 那位好漢綁在車上,必定是橫眉怒目不肯低頭,途中罵不絕口,下至大總統,上至老天爺,誰他都敢罵,聽得有人問起,便要答道:“諸位老少爺們兒,我也舍不得老娘年邁高,舍不得河東河西好,舍不得兄弟朋友義氣深,恨隻恨平生志未酬,可是咱好漢做事好漢當,今天一命抵一命死也甘休,人頭落地碗大個疤,十八年之後回來再報仇。

    ” 那位好漢交代一句,底下的人群便大喝一聲“好”,響徹雲霄,聲震屋瓦,好漢說完了罵夠了再唱兩段,抒發一下情懷,别管唱得好不好,臨刑前這一嗓子,必定是感天動地聲淚俱下,這才是上法場的熱鬧,至于犯了什麼事兒掉腦袋,那倒是次要的,老百姓頂讨厭槍斃前喊口号的,反正喊什麼也沒人聽得懂,其次是不願意看吓破膽張不開嘴的人,最沒勁的便是這種沒嘴兒葫蘆,轉眼人頭落地了,再不說哪還有機會? 押送連化青打街上經過的時候,人們一個個伸長了脖子踮起腳尖,眼巴巴的看着盼着,奈何這個不争氣的一聲不吭,活像一根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