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說不盡國共情仇(國共十年) 5.北上酣戰一場

首頁
    贈為一級陸軍上将。

    國民黨的上将分三個級别,特級、一級、二級,特級上将隻有蔣介石一個人,一級上将在大陸隻有10個,除了這10個活着的上将還有5個追贈的上将,五個追贈的上将裡就有北洋軍閥曹锟和吳佩孚。

     國民政府對待往日的對手相當大度。

    北平淪陷前,段祺瑞七十多歲高齡從北平來到南京,蔣介石親自過江迎接。

    段祺瑞曾任保定軍校校長,蔣介石是保定軍校的學生,蔣介石很恭敬地行弟子之禮,以芝老相稱。

     整裝欲北伐 近代中國,有一次世界工人運動史上最長的罷工——省港大罷工。

    為世界之最,時長達16個月,完全可以申報吉尼斯紀錄。

    這是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愛國運動,非fan廣州和香港爆發規模宏大的罷工。

     五卅慘案後,中共中央派人到香港組織罷工。

    當遊行隊伍途經沙基路時,突然遭到沙基租借英法軍警的機關槍掃射,當場打死50多人,重傷170多人,輕傷不計其數。

     沙基慘案激起中國人民的義憤,各界群衆紛紛聲讨帝國主義罪行,更多的工人加入罷工行列。

    到6月底,省港罷工人數達25萬。

    廣州革命政府立即照會英、法等國提出抗議,并宣布同英國經濟斷交,同時封鎖出海口。

    為了有效地領導罷工,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共廣東區委發動罷工工人選出代表,組成省港罷工工人代表大會,作為罷工的最高議事機關。

     工人運動為後來的北伐戰争準備了群衆基礎。

    北伐戰争的時候很多人工人給北伐軍送糧送水,提供支援。

    1925年,廣東革命政府以黃埔學生軍為主力,兩次東征,全殲陳炯明叛軍。

    不久,國民政府統一廣東、廣西,為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奠定了基礎。

    第一次東征以後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汪精衛任主席,軍隊統一整編為國民革命軍。

    國軍就是國民革命軍的簡稱,不是國民黨軍的簡稱。

    這樣一來,有了地盤,後方鞏固了,軍隊完成了整編,國民革命軍八個軍,十多萬人完成了整編,這樣就可以北伐了。

     戰場酣鬥歡 北伐軍揮師北上,孫傳芳部在江西被殲滅,1927年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了武漢。

    不到半年時間,辦法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國民政府從偏居廣東一隅到占領國土半壁。

     馮玉祥原來是直系軍閥,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倒戈将軍,他的部下好多也都被判了他。

    堂堂陸軍上将的馮玉祥,穿士兵的衣服,大棉襖、大棉褲,跟兵一樣,讓當兵的吃飽穿暖就成。

    帶兵的隻要能領兵能打仗就行,不在乎穿成什麼樣。

    抗日戰争期間,馮玉祥在重慶,國民政府給他配了餐具,英國的瓷器,他非得用山東老家的粗瓷大碗,山東讓日本人占着,專門讓人去山東弄個粗瓷大碗,運這個碗還死一人,等碗運到重慶,運費早超出英國瓷器了,人都說,馮玉祥将軍多簡樸,别人都用英國瓷,他用山東碗。

     北伐勝利,三大軍閥倒了兩人,漢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借。

    這是工農群衆支持的結果,也是将士英勇的結果。

    尤其是共産黨員,北伐戰場上,擔架擡下來的多是共産黨員。

    最典型的是第四軍的葉挺獨立團,主要就是共産黨員和共青團員,号稱鐵軍。

    這個團一直延續至今,就在今天濟南軍區五十四集團軍一二七機械化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