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山為鬥敵
東三省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随後,日本扶持溥儀在東北建立僞滿洲國。
1924年,馮玉祥将末代皇帝溥儀驅除出皇宮。當年,民國政府優待清室,清室住在紫禁城内都寫進了憲法,溥儀一看,民國說話根本不算數,卻無可奈何地忍下這口氣,1928年,對溥儀緻命的打擊到來了。
國民革命軍41軍軍長土匪出身的孫殿英盜掘東陵。把慈禧從棺材裡拉出來,慈禧當時是栩栩如生,剛埋了20年,屍身未腐,拖出來了之後,大夏天扔在外面長了一身毛。這下刨了溥儀家的祖墳,事發後,全國震驚。馮玉祥慌忙派人找來孫殿英,對他說:“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們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對清朝這一點上我幹的是活的,把稱孤道寡的溥儀從故宮趕走;你幹的是死的,掘開了慈禧墓,盜走了金銀财寶。你革命比我徹底,我不過是把皇帝逐出宮外,你卻把宣統的祖宗扔出墳外。”對于孫殿英挖墳盜墓的行徑,國民政府一直沒個說法,溥儀心一橫,跟着日本特務去了東北,做了僞滿洲的皇帝。
不願做亡國奴的東北人民,自發組成抗日義勇軍。義勇軍沒有統一的領導,很快被日軍各個擊破。義勇軍最大的一股是原東北軍黑河警備司令兼步兵第三旅旅長馬占山将軍領導,馬占山出身于綠林,“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任命他出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1931年10月16日,僞軍張海鵬部向嫩江橋發起進攻,馬占山率部将其擊潰。他明确表示“吾奉命為一省主席,守土有責”,“一息尚存,決不敢使尺寸土地淪為異族”。奮起抗日,血戰嫩江橋,打響了武裝抗日的第一槍,成為蜚聲中外的抗日名将。
為加強對東北抗日武裝的領導,中國共産黨派出大量優秀幹部,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楊靖宇、周保中、李兆麟是主要的領導人,東北抗聯是共産黨領導的武裝,在中國14年的抗日戰争曆程當中,最艱苦的就是東北抗聯。
福地大血拼
東北是塊寶地,日本人稱“甯可放棄本土絕不放棄滿洲”。長春僞滿洲國八大部,到今天還是政府機關、醫院、學校的辦公場所,雄偉壯麗,堅固異常。日本人想着有朝一日把天皇迂到長春去,按照建設自己國家的熱情建設僞滿洲國。東北什麼都好,自然資源、礦産資源豐富,有森林、有河流、有平原,除了氣候酷寒。東北的冬天樹葉都掉光了,樹皮凍得刀都刻不動,草根都讓雪覆蓋,熊也冬眠了。抗聯在東北堅持到1940年着實不易,日本關東軍号稱皇軍之花,是日本最精銳的部隊,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75萬。抗聯人數最多的時候4.5萬,裝備更是沒法比。東北抗日聯軍成立之後,強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動搖了侵略者的大後方,日本侵略者不得不調集大批部隊一次又一次進行瘋狂的圍剿,實施“三年治安肅正計劃”,加之抗日聯軍與上級黨組織失去了聯系,地方黨組織遭到毀滅性破壞。糧食、藥品、鹽等給養完全斷絕,許多優秀的指戰員壯烈犧牲,部隊損失慘重。從1939年到1940年,東北抗日聯軍的遊擊戰争轉入極端艱苦的鬥争階段。1940年周保中,李兆麟将軍率部退往蘇聯,1945年跟着蘇聯紅軍打回來的蘇聯遠東方面軍步兵第88旅,實際上都是原來抗聯老戰士。
楊靖宇将軍不願意去蘇聯,想率部入山海關跟八路軍會師,結果300多人被日僞軍包圍,全軍覆沒。被敵軍包圍前,楊靖宇獨身躲進原始森林,隐蔽了20多天,草根都沒有,隻能吃自己身上的棉襖。渴了抓一把雪,20多天後實在忍不下去,出山尋找食物,被日僞軍包圍。日本人對他很是佩服,高官厚祿勸降,餓了20多天的楊靖宇用盡最後氣力喊:“量你倭寇區區彈丸四島,斷無亡我中華之力。”
讨伐隊對楊靖宇實行的是逐步包圍的方式,步步逼近,最終完全包圍了他。日本人一直争取勸降楊靖宇,可是,他依然不停地用手槍向讨伐隊射擊。交戰20分鐘,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手槍落在地上。他繼續用右手的手槍應戰。就因為這樣,讨伐隊慢慢悟出,生擒楊靖宇也不容易,于是加強了火力。楊靖宇陣亡後,日軍指揮官對這個在寒冷的環境中,幾十天沒有糧食供給的中國将軍為何能夠存活下來,很是好奇。下令将其遺體解剖,試圖發現饑餓嚴寒條件下野外生存并戰鬥的秘訣,結果在楊靖宇的腸胃中發現的隻有樹皮、草根和棉花。侵略者大受震駭,當年殺害将軍的岸谷隆一郎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後來這個人在日本投降前夕自殺。
1945年8月,蘇軍解放長春,在僞滿洲軍政部發現了一個泡在防腐液中的人頭,準備丢棄。當時有原抗日聯軍的人員在旁,覺得像是楊靖宇将軍的遺首,及時制止并向上級報告。周保中得知,馬上驅車趕往辨認,面對戰友的遺首,周保中熱淚盈眶,随即派人将楊靖宇的首級好好保存,1948年末,送往哈爾濱的東北烈士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