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軍官佩帶的都是華而不實的西式指揮刀,從這場戰役以後才恢複日本的古刀。
日本人特别有意思,勇于自殺,羞于被殺。
中國人認為自殺可恥,在戰場上被敵人殺掉是勇敢的。
小日本跟咱的觀念正好相反,他們以被敵人殺死為恥,自殺是無上光榮。
飛行員拿着指揮刀上飛機,刀是鐵鍛造的,帶上飛機,羅盤失靈,飛機胡亂地飛。
大概日本兵跟義和團的水平差不多,很迷信,在戰争中被敵人砍掉腦袋的話靈魂出竅,來世沒有辦法投胎,所以咱們的29軍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
但是大刀畢竟不是飛機、大炮、坦克車的對手,這個很危險。
日本在華北經濟勢力的擴張損害了英美利益,他們支持國民黨的親英美派抵制日本。
東北原來就是日本的勢力範圍,日本建立僞滿洲國對英美勢力沒有什麼損害。
華北就不同。
對蔣介石來說也是如此。
東北原來是張學良的勢力範圍,蔣介石收不了稅,任免不了官員,華北是700年故都所在,如果被占領,對全天下人沒有辦法交代。
蔣介石也看出日本沒完,永遠無法滿足。
你要華北給它,它就要華中、華東、華南,所以必須反抗。
1935年,中共在陝北瓦窯堡開會,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毛澤東發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策略》的報告,奠定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基礎。
在中共這個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各階層起來抗日。
12月9日北平學生遊行,主張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内戰,一緻對外,反對華北自治。
平津學生随後組織南下宣傳團宣傳抗日救國,抗日救亡運動掀起了新的高xdx潮。
感召生變局
在中國共産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張學良、楊虎城多次勸谏蔣介石聯共抗日,均遭到拒絕。
西安事變之前,張學良奉命剿共,一打仗就從紅軍的陣地上飄來了《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的歌聲。
東北軍占領的城鎮,城門樓上拿白紙刷上三個大字一貼:山海關。
關東軍成天在山海關來來回回,軍心自然瓦解。
張學良一看仗沒有辦法打,就跟紅軍握手言歡。
1936年12月蔣介石到西安威逼張學良、楊虎城剿共,張、楊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谏,逼蔣抗日,這就是西安事變。
統帥被扣,國民黨内部親日派主張轟炸西安,繼而對蔣介石取而代之,親英美派主張和平解決。
中共高瞻遠矚,主張用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引起的問題,反對新的内戰,并以此為契機,聯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對親日派,以推動南京政府走向抗日。
中共派周恩來赴西安談判,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戰,聯共抗日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内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之後負荊請罪送蔣介石回南京,一到南京,軍事法庭判處張學良十年有期徒刑。
1947年張學良掐指一算,到了出獄時間,托人送給蔣介石、蔣夫人一對名表:到點了,該放我了。
蔣介石更幽默,給張學良一本1936年的日曆,給張夫人一雙拖鞋,意思是1936年的事忘不了,永遠拖下去。
不但不放,還把他押到了台灣,一直關到1991年。
1991年,李登輝解除了對張學良的管束,張學良飛赴美國夏威夷。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蔣介石停止剿共,聯共抗日。
抗日戰争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開赴敵後戰場,華北、華中、華南。
抗戰八年一結束,人民解放軍由3萬發展到130萬,陝北一個根據地發展到19塊根據地,100萬平方公裡,人口一個億,三年後江山易主,改天換地。
所以,西安事變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