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烏托邦”
下面,來說影響,啟蒙運動的影響實際表現在三點上。
第一,描繪藍圖,描繪未來理性王國。
我們知道打破一個舊秩序很容易,難的是建立一個新秩序。
比如文藝複興可能更多的是在破的層面上,而這個啟蒙運動主要在立的層面上。
三權分立,社會契約論,人民主權說,通過這些手段堅持下來,這個國家就能夠長治久安。
幾百年來曆史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這個啟蒙思想,第一是描繪了未來理性王國的藍圖。
第二,對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對法國革命有影響,法國大革命為什麼那麼大規模?為什麼那麼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原因就在于啟蒙思想對它的徹底影響。
第三,是對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影響。
這個最明顯,比如像中國近代的什麼最明顯受了啟蒙運動的影響?反封建的辛亥革命。
今天世界上很多國家或者說主要國家,國家的國旗都由紅白藍三個顔色構成的,這三個顔色被選用得最多,是因為它們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博愛,這是啟蒙運動中的精神,大革命的精神。
你看法國、荷蘭、塞爾維亞、俄羅斯這些國家的國旗就是紅白藍三色,盧森堡也是紅白藍三色,隻不過有橫的有豎的,有紅白藍,有白藍紅,有色深點,有色淺點。
你看英國的國旗是不是三色,紅白藍,美國也是吧,包括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仍然是這三色構成,為什麼呢?象征自由、平等、博愛,就是法國大革命的那個精神。
土地公找媽媽
啟蒙運動時期,資本主義經濟得到發展。
首先工場手工業。
16~18世紀歐洲主要的生産組織形式,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以生産商品為目的的手工勞動,這是工場手工業的定義。
其次,工場手工業時期的手工業者,或者叫手工工人不是近代意義上的無産階級。
他們感到來自專制王朝的壓迫與資産階級的矛盾并不明顯,而是同農民、城市貧民一道構成資産階級革命的主力。
比如說最典型的的國家法國,工人和他的老闆都屬于第三等級,他感覺到的都是國王的壓迫最明顯。
工場手工業,它是工業,我們要講農村資本主義發展,農民作為資本主義發展的代表,一個是英國的模式——圈地運動,再有一個是法國——給農民分地。
英國的圈地運動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生産方式,是使勞動者跟生産資料相分離,即農民失去土地,而不是使兩者結合,給農民分配土地”。
就是說實際上英國的圈地運動是建立起了最典型的資本主義農業生産方式,把農民從地上趕走了,農民跟生産資料相分離,一無所有隻能出賣勞動力為生,所以這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生産方式。
反過來看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