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案 白色編織袋 · 4

首頁
    一張張屍體照片翻過,偵查員們皺緊了眉頭。

    估計這次的專案會開完,刑警們會更體諒法醫工作的艱苦。

     “按照屍檢情況,今天找到了屍源。

    死者是住在慶豐新村的張月。

    ”師父說道,“剛才我和張月的丈夫談了次話,覺得他疑點很多。

    ” 刑警們神态各異的聽着師父說。

    兩天不眠不休的工作讓大家精疲力竭。

     “首先,當場在場的人都意識到了這個疑點。

    他的潛意識,斷言張月沒有被強奸。

    這他不應該知道。

    ”師父說,“其次,她說張月最後是在荒無人煙的垃圾場附近地區被害的。

    這個顯然不可能。

    ” “為什麼不可能?殺完人,包裹以後直接抛屍,看樣子很合邏輯。

    ” “第一,如果是偶遇歹徒被害,歹徒不會花那麼多心思去包裹屍體,有什麼意義呢?”師父切換到了屍體被包裹的原始狀态的幻燈片,“第二,如果是在垃圾場附近偶遇熟人,熟人作完案,要藏匿屍體,應該抛去更遠的地方,不會抛屍在離殺人現場那麼近的垃圾場。

    而且在荒無人煙的地方碰見熟人,幾率太小了吧。

    ” 我們都呆呆的聽着,總覺得這樣的懷疑理由并不充分。

     “我認為張月不可能在野外遇害的依據不僅僅是這些。

    ”師父看出了我們的質疑,“我有充分的依據支持張月是在室内被害的。

    ”盜墓筆記小說 師父打開原始屍體的照片:“大家看。

    包裹、捆綁屍體的物件有:編織袋、塑料膜、嶄新的電線和電話線。

    尤其是塑料膜,是兩層,兩層外形、規格完全一緻的這麼長的套筒狀塑料膜。

    你們覺得如果在野外作案,會有這麼充分的時間、花這麼多心思來包裹屍體嗎?這心理素質也太好了吧!現場即便是空曠的野外,也是偶爾有人路過的。

    ” 我們覺得非常有道理,都在頻頻點頭。

    師父喝了口茶,接着說:“另外,在野外作案,能夠在短時間内找到這麼多捆綁、包裹屍體的物件嗎?那他的速度也太快了。

    ” “附近不是有垃圾場嗎?那裡什麼都有。

    ” “如果是在垃圾場尋找捆綁的工具,最有可能找來的是垃圾場很多的、更易于捆綁的軟質繩索,而不應該是不易捆綁的硬質的電線。

    而且電線和電話線上都是新鮮剪短的痕迹,犯罪分子何必舍易取難呢?我們的家裡可能沒有繩索,但肯定有一些電線和電話線。

    ” “那為什麼說是短時間内捆綁包裹啊?可能是殺了人,然後幾個人分頭回家去找包裹屍體的物件,回來再包裹屍體呢?”我問道。

     “你是法醫,不應該問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屍體死亡後1-2個小時就會出現屍僵,屍僵形成以後屍體就很難屈曲了。

    而我們看到的屍體是處于完全的屈曲狀。

    而且在屍體被屈曲之前,已經套了兩層塑料膜。

    也就是說,兇手是在屍僵形成之前,完成了捆綁、包裹、屈曲裝袋的程序。

    在荒無人煙的野外,在1-2個小時之内找到這麼多物件,完成捆綁包裹然後裝袋,多難啊。

    所以,我覺得張月被殺的第一現場是在室内。

    ” “那可能是張月和她丈夫分開以後,被人劫持到有這些物件的室内,殺害以後再抛棄到垃圾場呢?”有偵查員問。

     “這個可以排除。

    因為我們通過屍體檢驗,沒有發現死者有約束傷和抵抗傷。

    也就是說死者死前沒有被控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