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案 迷巷女鬼 · 4

首頁
    假發這個情節,我們不能确認。

    四人中有兩個人案發時不在本地,剩下的兩個人的基本情況如下。

    ” 偵查員清了清嗓子,說:“鄭曉峰,四十歲,陶局長的同學,人民醫院醫生。

    當年陶局長就是通過他,找到心血管科的醫生确證陶紫有先天性心髒疾病。

    鄭曉峰身高一米七五,六十二公斤,家住在迷巷旁邊的一個新建小區。

    唯一不符的是,這個人性格開朗,喜歡開玩笑。

    ” 我微微搖了搖頭。

     偵查員繼續說:“何鴻,四十六歲,陶局長以前的老鄰居,曾和陶局長關系甚密。

    身高一米七八,五十八公斤,性格内向,在經營一家飯店。

    ” “這個很關鍵。

    ”我打斷了偵查員的話,“可能和陶局長的權力發生關系的人,就是最可疑的人!這人條件都很符合,而且身高三厘米的誤差,在偵查實驗的誤差範圍内。

    ” “有一點不符合。

    ”偵查員說,“何鴻家住城西,和迷巷相距很遠,生活區域主要在西邊,據了解,他不應該對迷巷的狀況很熟悉。

    ” “對現場環境熟悉,也是一個重要條件。

    ”強局長說。

     大寶推門進來,拿着一張打印出來的照片,說:“這人是何鴻嗎?” 大寶最近在研究視頻偵查學說理論,于是他就被我要求去視頻室,觀看迷巷各個監控視頻的内容。

    除去二十一戶住戶,反複出現在監控裡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兇手。

    這種提前熟悉現場環境的做法,被警方稱之為“踩點”。

    我堅信,對現場環境熟悉,除了居住在附近,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踩點。

     照片上的人,就是何鴻。

     “這人隻在監控裡出現了一次,”大寶說,“但是他手裡拿個盒子,局裡一個秃頂同事一眼就認出那是個名牌假發的包裝盒。

    ” “可以抓人了嗎?”我微笑着看着有些吃驚的強局長。

     何鴻和陶局長是一起長大的兄弟,做了三十多年的鄰居。

    在何鴻的酒店必須靠着偷稅漏稅維持生意的狀況下,陶局長登上了市稅務局長的位置。

     何鴻暗自竊喜,利用這個關系,加之“老規矩”的厚禮,何鴻的酒店迎來了轉機。

    何鴻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居然取了他偷稅漏稅的證據,并以此為要挾,不斷變相問他要錢。

    老陶不是這樣的人,他在稅務局二十年,一直很踏實。

    為什麼坐上了局長的寶座,卻要對自己最好的朋友下手?何鴻不能理解。

     唯一的答案,就是欺負我老實。

    何鴻這樣想。

     “他說他是為了給孩子治病,沒辦法,才會收我的錢。

    ”何鴻想,“放屁!十幾年來,他就攢不到二十萬手術費?” 其實陶局長沒有騙他,陶紫每年的維持性治療費用,就花光了陶局長的積蓄。

    因為他的妻子沒有工作,靠着他那微薄的工資,還真是很難攢夠手術費用。

     明刀明槍去殺人,何鴻不敢,一些陰招,還是可以試試的。

    “不吓死她,也得把她給吓出個新毛病。

    ”何鴻打算這樣去報複老陶。

     他跟蹤陶紫,到KTV樓下等她,然後很熱情地說要開車送陶紫回家。

    他載着陶紫開到了迷巷附近,說是去解個手,其實是拿着“道具”去化了妝。

    他以一個女鬼的形象出現在車窗前的時候,陶紫沒有被吓暈,而是本能地跑下了車。

    好在陶紫沒有經過有監控的區域,好在陶紫對迷巷不熟。

    他成功地把她逼到了牆角。

    當一個鮮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消失的時候,何鴻還是充滿了恐懼。

    他怕事情敗露,吓暈她就離開的原計劃沒有實施,而是扛着陶紫的屍體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了迷巷。

     他想焚屍、想分屍、想化屍,想了很多,又發現都不可行,于是他把陶紫的屍體裝在行李箱裡扔進了麗橋河。

     勘查員在何鴻家的浴室裡發現了陶紫的血迹,何鴻沒有任何抵賴的餘地。

     紀委介入,對陶局長的受賄行為進行了調查。

     這兩個昔日的老鄰居,一起住進了看守所。

     “用這種不确定性的殺人方式殺人還真是少見,”大寶說,“回去可以寫一篇論文了。

    ” “為了給女兒治病而腐敗,”林濤自言自語,“卻因為腐敗而害了女兒的性命。

    這是多麼的諷刺啊。

    ” “多麼辛苦、待遇多麼綿薄,都不能成為不廉潔奉公的理由。

    ”我看着林濤和大寶,說,“共勉。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