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六章 盤蛇坡

首頁
    龍嶺往大處說,是秦嶺的餘脈,往小處說,就是一片破碎曲折的土崗,一個土丘挨着一個土丘,高低起伏而且落差極大,土丘與土丘之間被雨水和大風切割的支離破碎,有無數的深溝,還有些地方外邊是土殼子,但是一踩就破,裡面都是陷空洞。

     看着兩個山丘之間的直線距離很近,但是從這邊走到那邊,極有可能要繞上半天的路程。

    這個地方名不見經傳,甚至連統一的名稱都沒有,古田縣城附近的人管這片山叫龍嶺,然而在龍嶺附近居住的村民們,又管這一地區叫做“盤蛇坡”。

     “盤蛇坡”遠沒有“龍嶺”這個名号有氣勢,但是用以形容這裡的地形地貌,比後者更為直觀,更為形象。

    我和胖子、大金牙三人,早上九點離開的古田縣城,能做車的路段就坐車,不通車的地方就開“11路”,一路打聽着到了“龍嶺”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

     龍嶺山下有一個小小的村落,村裡大約有二十來戶人家,我們三人商量了一下,現在天色已晚,想找魚骨廟不太容易了,山路難行,别再一不留神掉溝裡,那可就他娘的出師未捷身先死了,幹脆晚上先在村裡借宿一夜,有什麼事等到明天早晨再說。

     我們就近找了村口的一戶人家,跟主人說明來意,出門趕路,前不着村後不着店,能不能行個方便,借宿一夜。

    我們不白住可以付點錢。

    這戶主人是一對年老的夫婦,見我們三人身上背的大包小裹,還帶着兩隻活蹦亂跳地大白鵝,便有些疑惑,也不知道我們這夥人是幹什麼的。

     胖子趕緊堆笑着臉跟人家說:“大爺大媽,我們是去看望以前在部隊的戰友。

    路過此地,錯過了宿頭,您瞧我們這也是出門在外。

    很不容易,誰能出門也不把房子帶着不是嗎,您能不能行行好。

    給我們間房,讓我們哥仨兒對付一宿。

    這二十塊錢您拿着。

    ” 說完之後,也不管人家願意不願意,就掏出錢來塞給老兩口。

    老夫女見我們也不像什麼壞人,便欣然應允,給我們騰出一間屋來,裡面好象有幾年沒人居住了,炕是冷的,要是現燒火,還得倒一天的黑煙,我跟他們說不用燒炕了,有個避風的地方就成,然後麻煩他們老兩口給我們弄些吃的。

     胖子見院中有水桶和扁擔,便對我說:“老胡,快去打兩大桶水來。

    ”我說道:“打水幹什麼?你水壺裡不是有水嗎?” 胖子說:“你們解放軍住到老鄉家裡。

    不都得把老鄉家的水缸灌滿了,然後還要掃院子,修房頂子。

    ”我對胖子說:“就他媽你廢話多,有對這又不熟,我哪知道水井在哪,黑燈瞎火的我出去再轉了向,回不來怎麼辦,還有,一會我找他們打聽打聽這附近地情況,你别話太多了,能少說就他娘的少說兩句,别忘了言多語失。

    ” 正說着話,老夫婦二人就給我們炒了兩個雞蛋,弄了兩個鍋盔,端進了屋中。

    我連聲稱謝,邊吃邊跟主人套近乎,問起這間屋以前是誰住的?沒想到一問這話,老頭老太太都落淚了,這間屋本是他們獨生兒子住的,十年前,他們兒子進“盤蛇坡”找家裡走丢的一隻羊羔,結果就再也沒回來,村裡找了三四天,連屍首都沒見着,想必是掉進土殼子陷空洞,落進山内的迷窟裡了,唯一的一個兒子,就這麼沒了,連着養老送終的人都沒有他,這些年,就靠同村的鄉親救助才勉強度日。

     我和胖子等人聽了,都覺得心酸,又多拿了些錢送給他們,老兩口千恩萬謝,連說碰上好人了。

    我又問了些“龍嶺”的情況,老夫婦卻都說“盤蛇坡”沒有什麼唐代古墓,隻聽老一輩兒的人提起過說有座西周的大墓,而且這座墓鬧鬼鬧的厲害,甚至大白天都有人在坡上碰到鬼砌牆,在溝底坡上迷了路,運氣好的碰上人能救回來,運氣不好的,就活活困死在裡面了。

     當地人們稱這一帶為“盤蛇坡”就是說道路複雜,容易迷路的意思,而”龍嶺迷窟“則是指山中的洞穴,縱橫交錯,那簡直就是個天然的大迷宮。

    至于魚骨廟的舊址,确實還有,不過荒廢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