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魚骨廟

首頁
    水位,蓋間廟宇,這樣才有欺騙性,以前還有假裝種莊稼地的,種上青紗帳再幹活,都是一個宗旨,不讓别人知道。

    ” 大金牙和胖子聽了我的分析,都表示認同,外地人在山溝裡蓋廟确實比蓋房子更容易僞裝。

    其實胖子所說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還得上到山梁上看看那龍嶺的形勢,才能得進一步判斷古墓地的位置,以及在此修廟的原因,我估計古墓離魚骨廟距離不會太遠,否則打地道的工程量未免太大。

     現在終于到了龍嶺坡下,我最擔心的兩件事,第一件就是龍嶺中有沒有大墓,現在看來,答案應該是絕對肯定地。

    第二件事,這座墓如此之大,而且早就被建魚骨廟的那位假商人盯上了,他有沒有得手?這還不好說,不過看他這般作為,如此經營,不過就算是這龍嶺的古墓已被倒了鬥,我想我們也可以進去參觀參觀,看看别的高手是怎麼做的活,說不定沒掏空,還能留下幾樣。

    摸金校尉的行規很嚴,倒開一個鬥,隻能拿上一兩件東西,多了便是要壞了規矩,看這位修魚骨廟的高人,既然能在龍嶺找到很多人都找不到的大墓,一定是個老手。

    越是老手高手,越看重這些規矩,有時候甚至把行規看得比命都重要,不過這些優良傳統現在恐怕沒人在乎了,現在的民盜跟當年鬧日本鬼子差不多,基本上到哪都執行三光政策。

     我們圍着魚骨廟轉了幾圈,沒看現地道的位置,看來藏得極為隐蔽,不太容易找到,甚至有可能在哪位摸金校尉做了活之後,就給徹底封死了。

    大金牙問能不能看出那古墓的具體位置,我說溝裡看不出來,得爬到山梁上,居高臨下的看能瞧得分明。

     大金牙平時吃喝嫖賭,身體不太好,經不得長途跋涉,走到魚骨廟已經累得不輕了,要再爬上山梁然後再爬回來,确實吃不消,我讓他和胖子留在魚骨廟,找找附近有沒有地道,并囑咐他們如果進廟堂之中,務必小心謹慎,别被砸到裡頭。

     我自己則順着山坡,手足并用爬了上去,沒用多久就爬到了山梁之上,隻見梁下溝壑縱橫,大地象是被人捏了一把,形成一道道皺紋,高低錯落,地形非常的複雜。

    陝西地貌總的特點是南北高,中間低,西北高,東西低,由西向東呈傾斜狀。

    北部為黃土高原,南部為秦巴山地,中部為關中平原。

    而這一帶由于秦嶺山勢的延續,出現了罕見的一片低山丘陵,這些山脊都不太高,如果從高處看,可能看覺得像是大地的一塊傷疤。

    我手搭涼棚,仔細分辨面前一道道山嶺的形狀,龍嶺果真是名不虛傳,地脈縱橫,枝幹并起,尋龍訣有言:大山大川百十條,龍樓寶殿去元數。

    這龍嶺之中便有一座隐藏得極深的“龍樓寶殿”,形勢依随,聚衆環合,這些綿延起伏的群嶺都是當中這座“龍樓寶殿”呈現出來的勢。

     這裡的龍“勢”不是那種可以埋葬帝王的“勢”,皇帝陵的“勢”需要穩而健,象那種名山聳峙、大川環流、憑高拒深、雄于天下的地方才有,龍嶺呈現出來的“勢”則是卧居深遠,安爾停蓄之“勢”。

    如些形勢可葬國親,例如皇後、太後、公主、新王一類的皇室近親,葬在這裡,可使帝室興旺平穩,宮廷之中祥和安甯,說白了,就類似于鎮住自家後院差不多。

    不過這個“勢”已經被自然環境破了,風雨切割,地震山塌,這一帶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地表破碎,已經不複當年之氣象。

    雖然如此,但是一眼使能看出來,龍嶺中的這座龍樓寶殿就在我所站的山梁下邊,就是一座受自然環境破壞很大的山坡,附近所有的山梁山溝,都是從這座山丘中延伸出來的,看這一帶的地形地貌,受風雨侵蝕是最近這一兩百年的事,雖然時間不長,但着實厲害,我推測,傳說中的那片溶洞當然是形成已久,想必是風洞在上,古墓在中,溶洞在下的罕見格局,從附近村莊中發現的石碑,還有從這裡原有的風水形勢看來,這古墓的規模小不了,裡面的明器一定是堆積如山。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座唐代古墓,定在這山腹之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