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

首頁
    我心中一驚,想不到地仙封師古竟然如此亵渎神靈,連關帝廟都敢虛設,卻不知是那路邪神的廟祠,與先前的莊嚴氣象完全不同,這一正一邪,相差懸殊,真是烏鴉與喜鵲同在,難定吉兇,恐怕不是善處。

     我心念一動,急忙拽住正在用力撬門的胖子:别碰大門,這裡供着兇神惡煞,肯定不是伏魔真君,小心門牆上有銷器埋伏。

     随後衆人站定了腳步,拿手電筒在殿内四處一照,發現不僅是神龛裡的主像,就連侍立在武聖兩側的周倉,關平,也不知什麼時候變做了陰曹中的鬼差,滿身披挂紅袍,頭頂束着沖天辮,面目惶惶可畏。

     我們還道是看錯了,再次揉了眼睛細看之時,原來先前的泥像身上都蒙着一層布帳漆殼,此時都被藏在神龛後的細索扯了上去,空落落懸在殿梁高處,迷才将廟中的邪神真身顯露了出來。

     剛才我們的注意力都被棺材山裡的異兆所吸引,竟是誰都沒有留心廟堂中的動靜.其實在進來之前,就已經查看過這幢建築外圍沒有銷器機括,卻沒料到關帝廟會是個陷阱,雖然事先提着十二萬分的小心,可遇到這完全走出了常理之外的詭變廟堂,仍是不免着了道兒。

     殿堂中死寂一片,卻暫時沒再有什麼機括,隻是氣氛顯得十分不對.我越發感覺不妙。

    必須盡快脫身,借着戰術射燈光束環顧左右,見那口冷森森,沉甸甸的青龍偃月刀,此刻依舊加在雲台之上,我不禁靈機一動,腦中冒出一個念頭來。

     在中國舊社會,拜文武先聖之風自古流傳,如果關帝廟規模比較大,就往往會有一座單獨的刀殿設在邊廂裡,專供那口關公刀;規模小的廟堂,或是由周倉扛刀,或是平擺在金雲托架上。

     我見那柄關公刀沉重非凡,心想殿門裡恐有機括相貫,破門出去雖然不費吹灰之力,卻有可能會是自掘墳墓的舉動,何不用這口幾十斤沉的大力當做破牆鎖,撞破牆壁出去?于是立刻招呼胖子上前擡刀。

     衆人剛剛走近幾步,卻見那厲鬼般的惡神泥像身後有塊木匾,黑底金字,書着”炮神廟”三個大字。

    幺妹兒似乎識得此物,連稱糟糕.這殿中不僅門窗牆壁,就連鋪着琉璃瓦的屋頂和梁柱也不能碰,裡面肯定藏有落地開花炮,一旦觸發了,整座廟宇就會玉石俱焚,人人都得被炸為齑粉。

     胖子原本仗着一股沖勁,打算立刻潛入封家老宅裡倒鬥摸金,此時見出師不利,不禁抱怨倒黴,估計是出門前又忘記給祖師爺燒香了. 我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說,不是咱們走背了兒,而是地主階級實在太狡猾了,但我從沒聽世上有什麼炮神廟,難道這座殿堂是個大火藥桶?當真是進得來出不去的絕戶倒打門? Shirley楊也問幺妹兒說:”什麼是炮神廟?又如何斷定廟中藏有落地開花炮?” 聽幺妹兒一說,我們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民間拜炮神的習俗,就是起源于巫山青溪.最初是因為鑿伐巫鹽礦脈時用到了土制炸藥,因為條件極為原始簡陋,時常發生炸死礦奴之事,于是老百姓就暗造炮神廟.為是專在礦山裡供奉的神道,初時隻和低矮的土地廟相似,平常将那些炸山爆破的硝石火藥,全都存放在這種廟裡,其作用就和炸藥倉庫差不多. 後來逐漸形成了風氣,除了開礦之輩,連官兵軍隊裡的火器營,包括後來從葡萄牙紅毛國引進的紅夷大炮,凡是涉及火藥之處,都要拜炮神.明代火器開始發達,但觀念還比較守舊迷信,軍中使用的主要紅夷火焰,皆會被冠以将軍之職,比如”神武,神威,震威”将軍等等.巨炮老化或損壞後也不可改鑄分解,而是要造墳墓掩埋.這些全都是由拜炮神的風俗延伸而來. 後來又因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甯遠城外被火焰轟擊所傷,最終不治身亡,所以清朝徹底禁絕炮神廟,所有的炮王墳,炮爺廟都被除數拆除損毀,中有在其發源地還有人秘密供奉炮神,廟址多建造在地下洞窟中,外地的人絕難知道這些事情.青溪地區的百姓以炮藥開礦為生,對此是老幼皆知.由于是秘密供奉,所以青溪炮神廟在清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