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方天領着一位兩鬓凝霜的老人走進房來。
方天道:“大人,這位老伯是松溪渡一帶石姓的族長,石崇德。
”
石崇德身子微顫着上前躬身行禮道:“草民石崇德拜見方大人。
”
方枕寒道:“老人家不必多禮,請一旁就坐。
”
方天、方地二人已搬來凳子,安放就位。
石崇德道:“謝大人。
”便緩緩坐下。
方枕寒也坐了下來,道:“本府有幾件事不明,不得不有勞老人家親自前來。
”
石崇德忙道:“大人有事盡管請問,隻要草民知道的,一定禀報大人。
”
方枕寒道:“請問老人家,這一帶的百姓中石姓人家有多少?”石崇德道:“大人,據草民所知,松溪渡一帶七、八十戶人家中有四十來戶人家姓石,另有二十戶人家姓韓,其它還有各種雜姓。
”方枕寒道:“數日之前,這一帶發生的血案,老人家想必一定聽說了吧?”
石崇德道:“草民曾聽家人說起過,那三戶被害的人家兩戶姓韓,一戶姓王,草民對這三戶人家也知道一些,他們都是本份的老實人家,平時靠種幾畝田為生,兼做一些小生意,并無什麼仇家,家中也無多少錢财,草民實在想不到他們會遭遇如此橫禍。
”
方枕寒點頭道:“石興可是老人家的親戚晚輩?”
石崇德道:“禀大人,論輩份,石興是草民的族侄。
”
方枕寒道:“石興的以往情況,還請老人家詳細道來。
”
石崇德道:“大人,草民是看着石興長大的,他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到了二十來歲,又拜了一位師父,後來就入了城裡的幫會。
”
方枕寒道:“老人家可知是哪個幫會?”
石崇德道:“是秦淮幫,石興在幫裡混了七、八年,後來當上了不知是什麼堂的香主,又過了三、四年,石興不知因何事得罪了當時的幫主,一氣之下,便離開了秦淮幫,回到松溪渡。
”
方枕寒道:“石興是如何當上松溪渡地保的?”
石崇德道:“石興的武功不錯,平時也愛管些閑事,鄰裡之間的争執,他也曾出頭去管,雖說不是非常公道,但也無有意偏袒哪一方。
周圍鄰舍遇到些麻煩,他也曾幫過幾個忙,加上他在城裡還有一些各幫各派的熟人,所以那年大家就推舉他做了地保。
”方枕寒道:“石興家中有幾口人?”石崇德道:“石興是三年多前娶的妻子,那婦人既有姿色,又賢慧,兩年多前夫妻倆生下一子,如今一家共有三口人。
”方枕寒道:“不知石興的家境如何?”石崇德道:“禀大人,據草民的晚輩所說,石興因為在秦淮幫當過香主,回到松溪渡時也帶回一些錢,後來娶妻生子,用了不少,但總算家境還算寬裕。
這幾年,他也做過些買賣,但好象總是嫌得少,用得多,日子似乎比過去緊了一些。
”方枕寒道:“石興的孩子最近是否有病在身?”石崇德驚異地看了方枕寒一眼,道:“大人說得正是,說也奇怪,大概兩個來月前,石興家的孩子突然得了一種怪病,眼看就活不長了,石興夫妻當時急得就象熱鍋上的螞蟻,沒想到過了幾天,那孩子吃了幾味藥,居然挺了過來。
據石興所說,這是多虧他過去的一個朋友相助,隻是那孩子還得吃好長一陣子藥才能全好。
不過,草民至今仍不知那孩子得的是什麼病,吃得是什麼藥。
”方枕寒道:“老人家,你可知道石興所說的那位朋友?”石崇德道:“草民不知,據草民所聞,石興過去的江湖朋友,近來已很少與他來往,不過,最近石興的鄰舍曾從遠處看見一個瘦高漢子去過石興家,那人來去象陣風,看來功夫不錯。
”方枕寒道:“老人家可否将這位鄰舍請來一見?”
石崇德道:“禀大人,自從松溪渡發生血案之後,這裡有好幾家人因為感到害怕,便去投靠遠處的親戚朋友,石興的這位鄰舍也其中一家。
”
方枕寒“哦”了一聲,沉吟片刻後又道:“老人家,辛苦你了,請回去歇息歇息,本府若有不明之事,再去府上造訪。
”說着又吩咐方天護送石崇德回去。
石崇德站起身子,躬身告辭,與方天走向門外。
方枕寒也從凳上站起,送到門口,他目送石崇德走出院門,無意間一瞥院中的菜地,募地,他的眼光突然停住。
方地與單子華二人順着方枕寒的目光瞧去,二人同時也看出了一些蹊跷。
單子華脫口道:“是腳印。
”方枕寒颔首道:“不錯,是腳印。
”三人走前幾步來到菜地邊,低頭細看,隻見菜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