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座并木街拐角處,有一座白色的七層小樓。
一層入口處挂着一塊招牌,上面自上而下寫着:“英善堂畫廊。
”小樓臨街,進深很長,樓裡還有餐廳和洋貨店,不過英善堂位居拐角處,占據了最好的位置。
畫廊的目的在于讓人們欣賞繪畫,路過的人本可以輕松地進入店内,也可以說是一種免費的美術館。
然而,如果不習慣,卻很難走進去。
如果不打算買畫,那豈不是免費參觀?除去這種心理内疚以外,它不像展覽會場那樣擠滿觀衆,也是人們難以進入的原因之一。
一般說來,入口處一定有一張小桌,後面坐着個女孩。
大廳的角落裡擺着接待用的沙發,畫廊的主人和畫家們喝着咖啡閑聊。
客人總感到他們正在估量自己的身份,感到不安。
打算從銀座一帶畫廊買畫的人,一般說來經濟上比較富裕,所以僅僅為了參觀,也很難進入畫廊。
伊織來到挂有“英善堂畫廊”招牌的門口,伫立片刻,然後轉眼觀看臨街牆壁上裝飾的繪畫。
玻璃窗框内并排擺着兩幅畫,畫家是稍有繪畫常識的人都知道的日本畫的大家。
時值六月天的傍晚,雖然陽光依然明亮,但下班的人們已經川流不息。
不知是什麼緣故,穿過銀座的上班族很少給人以那種急于回家的感覺,許多人似乎是要去酒館或者漫步在夜幕下的銀座街頭。
現在就有四個人高高興興地閑聊着走過伊織身後,接着又有兩個年輕人笑聲朗朗地跟在他們後面走了過去。
由于這一帶也是銀座的夜總會聚集處,盛裝上班的酒吧女郎們的身影也夾雜其中。
整個街道充滿着銀座夜晚即将熱鬧起來的前兆和期待。
伊織感受到這種氣氛,眼睛卻盯着櫥窗中的畫。
猛看上去,他好像全身心迷住了繪畫,但腦子裡想的卻完全是其它事情。
一直到剛才,他還打算到了這裡直驅而入。
既然自己是來看畫,自然應當磊落大方。
但實際上他馬上意識到,如果霞的丈夫在這裡,該怎麼辦?盡管他認為自己認識他而對方不認識自己,因此無須介意,但到關鍵時刻,還是感到緊張。
伊織看着街面上的繪畫,終于下了決心,于是再次回到門口,推開了玻璃門。
果如所料,入口裡邊右手擺了張桌子,一名婦女坐在那裡,微微颔首。
伊織點頭緻意,然後環視四周。
店堂足有七十平方米,鋪滿駝色地毯,四周牆壁上裝點着繪畫。
這些畫,小的十号,大的足有五十号,都是日本畫。
他聽說鐮倉的英善堂總店裡陶瓷器比較多,看來這裡以日本畫為中心。
除了櫥窗裡著名畫家的作品以外,大部分也都是高級繪畫。
幾乎都價值百萬以至千萬。
伊織觀賞着這些繪畫作品,目光轉向店堂左端的沙發。
兩個男人對面而坐,其中說話的隻有一個人,另一個隻是交抱雙臂,靜靜傾聽。
此外還有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看畫,但這似乎隻是一般的顧客。
伊織事先向村岡打聽過高村章太郎的長相,知道他是個年約五十四五歲的人,高個子,戴眼鏡,看上去很具學者風度。
可是坐在那裡的兩個人都隻有四十歲上下,一個根本不戴眼鏡,另一個則已經微微發胖。
伊織望過去,正好遇到胖男人的目光。
不知道這兩位是畫廊的人,還是畫家,不過最好不要讓他們認清自己。
于是,伊織慌忙回頭轉向牆壁。
一直看下去,他發現店堂裡面還有兩個房間,二樓還設有陶瓷室的展廳。
到底不愧是英善堂,位于地價昂貴的銀座,所占面積如此寬闊。
不過,到處都看不到像是高村章太郎的人。
伊織并不知道高村章太郎今天肯定在這裡,隻是來到銀座,因此順便過來看看,盡管他心裡也明白,高村不在本屬情理之中,還是無法否認自己有種失望的感覺。
伊織再次接受門口那位婦女的緻意,走出了畫廊。
“好容易來一趟,居然……”
他一邊這樣想着,另一方面又感到幾分輕松:“沒見到,更好!”
他想見見霞的丈夫,并非自今日始。
從頭一次見到霞時起,這種想法就一直在伊織心頭發酵。
不過,和霞見面時,他幾乎忘記了她還有個丈夫,隻是沉浸于二人世界。
然而,幽會一結束,看着霞收拾行裝準備離去的背影,總是突然心裡想起她的丈夫。
他想給霞打電話或者接到霞打來電話時,心裡總是想:她丈夫現在正做什麼呢?霞既為人妻,自然很難不關心她的丈夫,然而也決非見她丈夫一面就可以萬事大吉。
聽岡村說,霞的丈夫為人沉靜,不像是一般畫廊的老闆。
見到這樣的對手,也許自己反而會失去自信。
過去伊織有個朋友曾和一個有夫之婦過從甚密,有次偶然遇到了她的丈夫。
自那以後,眼前總是閃現那人的面孔,揮之不去。
女的雖然依然眷戀,而她丈夫的面孔卻深深印在這位朋友的腦海裡,結果隻好分道揚镳。
想到這件事,他又猶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