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特别收錄 與恩田陸對話

首頁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七日下午兩點 日本·東京·集英社大樓 編者:四月初,當我們得知采訪可以成行時,興奮與惶恐的情緒同時襲來。

    興奮的是,終于可以得見這位仰慕己久的作者;惶恐的是,怕問題不夠完整深入,無法讓台灣讀者籍由此次的專訪認識恩田陸。

     采訪當日是個晴天,我們一行人戰戰兢兢地提前抵達,老師已在會議室内迎接我們。

    初次見面,隻覺得她親切可愛,與“常野物語”的日方官網上,那份影音采訪中的嚴肅形象很不相同。

    摸鼻子、撥頭發等小動作依舊帶着腼腆,但随着訪談深入,表情越來越多,時而皺眉,時而沉思,雙眼熠熠發光。

     本次采訪時間約莫一個小時,從“常野物語”的創作緣起,談到老師個人的創作生涯與作品,最後則是閑聊時間;老師平時作何消遣等,以問與答的形式訪談。

    礙于篇幅,我們将訪談拆成三篇,分别于“常野物語”系列《光之國度》、《蒲公英手劄》、《終局ENDGAME》(暫名)連載。

    還請讀者不要錯過了哦。

     問:老師您曾在訪問中提過:《光之國度》是您仿效珊娜·亨德森(ZennaHenderson)的著作“People”系列的一部作品,而在《光之國度》裡,各個短篇在一開始閱讀時,都各自獨立,但其實互有關聯,此種手法在老師的作品中頗為常見。

    請問《光之國度》是在實際下筆寫作前,便已事先做好設定,最後再總結而成的嗎?還是純屬偶然?這種寫法,是老師您喜歡的寫法嗎?理由何在?在處理這麼多路線時,您又是如何展開的呢? 答:起初寫第一個故事時,完全沒想到之後的事。

    但後來陸續有出版社委托我寫短篇小說,于是我便心想,“People”系列原本也是連作短篇小說,我不如就仿效它寫成連作短篇小說吧。

    就這樣,一開始的三個故事原本并沒有這個意思,但後來數量愈來愈多,最後整體形成了一套系列,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想到了“People”系列。

    而一開始執筆時,沒想到會花這麼多時間。

    起初原是完全仿效的一部作品。

     問:常野物語這個系列名稱,與柳田國男老師的“遠野物語”有關系嗎? 答:有關系。

    我受它的影響非常大,我出身于東北地方的宮城縣,在小時候讀了“遠野物語”,裡頭有許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讓我深受影響。

    也由于我出身東北,遠野更讓我倍覺親近,也有恒常在地的、與民間有連系的感覺。

    更因此而影響我,以恒常在野為由,命名為常野物語。

    雷内·馬格利特(ReneMagritte)有一幅名為“光之帝國”的畫,雖是一幅白日下的畫,卻晝夜并存,這就是“光之帝國”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