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引子

首頁
    樹入天台石路新, 雲和草色迥無塵。

     煙霞不省生前事, 水木空疑夢後身。

     往往雞鳴岩下月, 時時犬吠洞中春。

     不知此地居何處, 須就桃源問主人。

     ——(唐)曹唐《拟桃源》 綠水如錦绉初展,泉聲似環珮風鳴。

     天台山深處,青山翠谷如列繡屏,一脈山澗從兩岸峭壁之間蜿蜒而出,清冽如銀,在谷地裡聚成一眼滴珠兒般的水潭。

    水潭邊蹲着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女,正掬起清涼的溪水往臉上灑。

    水面上映出一張清稚的面容。

     洗罷臉站起身,四下裡望了望。

    東邊一座山峰巍然峭拔,儀狀奇偉,山頂卻有一雙圓圓的石頭,仿佛是女郎的雙髻一般。

     “總算找到了雙女峰了。

    ”少女歎道。

    她已跋山涉水好幾日。

    雖然有地圖指引,但天台山茫茫橫亘幾百裡,谷深峽遠,人迹罕至,尋起那個“桃源”來談何容易!一路上她迷了好幾次路,好不容易才碰到幾個人,又疑心是跟蹤而至的對頭,因此不但不敢上前相問,反倒小心翼翼地自己躲了起來。

     “‘雙女峰下,鳴玉澗邊,溯流而上,仙谷桃源。

    ’照他的說法,過了金橋潭畔的會仙石,沿着鳴玉澗再往前走到雙女峰,就差不多了。

    隻是這鳴玉澗兩邊盡是亂石叢莽,哪裡還有路可走呢?”少女正自沉吟着,忽見青山之間白光一閃,翩若驚鴻。

    少女好奇地看過去,那白光卻又不見了。

    過了一會兒,“噗”的一聲,一隻渾身雪白的小鹿盈盈落在山澗對面。

    那白鹿側過頭來,望了少女一眼,目光清亮而幽遠。

    少女正想涉水過去,白鹿卻忽地躍起來,向青郁郁的山崖上飛去,吉光片羽一般,轉眼失去了蹤迹。

     日暮時分,河流上遊閃出了一片紅彤彤的桃林,碧桃花開得如雲如錦,燦若明霞。

    繞過一塊巨石,綠森森的一片竹林展于眼前。

    少女看出那是湖湘之地獨有的湘妃竹,心道:“到了。

    ” 竹林中藏了一個小小院落,織竹為籬,竹門竹瓦,十分精巧别緻。

    院中坐着一個小婦人,正在逗弄着懷中嬰孩,滿臉的怡然自得。

    那少婦雖是家常打扮,依然顯得容光照人,不像尋常人家女子。

     少女不知如何向那少婦打招呼,躊躇了半日,忽然叫道:“哥!” “哈哈,小丫頭,我早就看見你來了!”一個身材高大的少年人從竹林中飛了出來,落到少女面前,忽然腳底一軟裝作要跌倒。

    少女驚得張大了嘴。

    然而那少年一轉身,卻又穩穩立住,呵呵笑起來:“阿煙,你跑到這裡來做什麼?” 阿煙撇了撇嘴似乎想哭。

    少年見狀,心裡一沉。

    她從背囊裡找出一封信,杵到他面前:“大師兄寫給你的。

    ” 匆匆讀過,少年臉色驟變,凄然問道:“你走了多長時間?” 阿煙道:“半個月。

    隻怕師父已經……” 少年呆了一呆。

    片刻間,臉上閃過了好幾種表情。

    過了一會兒,他回過頭去,沖着院中坐着的少婦道:“明珠,師父病重,我要馬上趕回去!” 少婦神情有些不豫,抱着嬰孩走過來道:“明日就走麼?” 少年的語聲有些艱澀,道:“現在就走!” “哪裡這麼急呢。

    ” “好妹妹,師父師娘待我和阿煙恩重如山,情逾骨肉。

    ” “可是你那些師兄們又不和你要好……” “這是兩回事。

    ” “唉,你要去,我也攔不了你。

    ”少婦面露幽怨。

    她把嬰孩放到少年懷裡,轉身進屋去,一忽兒收拾了一個小包袱出來。

    她手裡提了一柄長劍,捧到少年面前:“路上帶着防身吧。

    ” 少年接過劍,兩人會心地對視一眼。

    阿煙瞧了瞧,那劍樣式古樸奇特,劍柄上還刻着兩個古篆:“清絕”。

     少年沉吟片刻,道:“明珠,我想帶湘兒一起回去。

    ” 少婦睜大眼睛道:“這怎麼行,湘兒才一歲,如何受得了這一路風塵颠簸?” 少年道:“把你們母女倆留在這裡,我很不放心。

    你爹爹雖然說過,不再過問我們的事了,但其他人可就難說了……” “呸,他們哪敢對我動手?” “也不一定……”少年想了想,誠懇道,“其實……我想帶我們的湘兒給師父和師娘看一看,如今師父既然……恐怕是最後的機會。

    我更希望你同我一起去。

    我們婚後,也一直沒有去拜謝師父。

    ” 少婦煩躁道:“我就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

    可是,我留在這裡,自在得很,才不稀罕見你的師父師娘,更不想看見你那些了不得的師兄們。

    我不跟你去,你也休想把我的湘兒帶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