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鐵頭昆侖

首頁
    然後,我毋須進入一些瑣碎的細節——諸如僑生們在MyPlace與人發生一場口角和厮打的沖突、我如何仗着中學時代随彭師父學到的一些其實不堪一擊的三腳貓功夫加入戰圈,乃至被人用啤酒瓶敲昏了腦袋的過程。

    這中間的過程太快也太複雜,我祇記得打了一個穿黑西裝的家夥兩拳,一拳打上他的太陽穴、一拳打上他的胸口,那人文風不動,我的指關節卻彷佛二松脫了。

    當我再度醒來時已經躺在馬來西亞的懷裡,他的鼻血不時地滴在我的臉上,坐在馬來西亞右邊的泰國輕輕拍着我的腿,叫着我的名字。

    馬來西亞左邊的越南似乎是醒了,怔眼望着似乎是窗外飛快移動的街景,嘴裡不停地叨念:“他們是故意的。

    他們是故意的。

    他們是故意的。

    ”接着我才發現:我們的确窩在一輛奔馳如電的車上。

    緬甸在前座一語不發,開車的是完的紅蓮。

     事隔多日之後,我再次遇見那幾個僑生時,他們都帶着一種詭谲暧昧的笑容看我;有的還像是忍禁不住地暴笑出聲,然後——一點也不嫌棄我身上的氣味地——走到離我近得不能再近的距離,問我:“爽到了罷?”還有人重重地往我肩頭擂了兩拳。

    他們說的是紅蓮。

     然而在我的記憶裡面,什麼爽事都沒發生。

    我腦子裡殘存的幾個場景——有些連順序都未必正确——不外是緬甸打開宿舍大門,放我們所有的人進去。

    我當時像一麻袋大便那樣給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擡在臂彎裡。

    接下來的一幕是紅蓮說了句:“他的頭還眞硬。

    ”以及衆人大笑着散去,關上房門的一節——他們關門的勁道大得像要把我的頭骨給撬開一樣。

    再接下來是紅蓮掃地、擦桌子、整理書架——要不就是她先把我外衣外褲脫了,拿不知哪裡搞來的一條濕毛巾替我擦了個澡,之後才掃了地、擦了桌子和整理了書架。

    或者,她是先說了一個鐵腦袋瓜兒的故事,才替我擦澡和掃地、擦桌子、整理書架的?老實說:我根本弄不清楚那一夜是如何過去的。

    我祇知道她一面罵着:“怎麼可能有人過得像老鼠一樣?”一面把我和我的房間變成我完全不認得的模樣——我一直想阻止她做下去,可是我連話都說不出來——此外,我唯一記得的是那個鐵腦袋瓜兒的故事。

    紅蓮說我的腦袋瓜兒硬得讓她想起那個故事。

    不過不同的是:人家的鐵腦袋瓜兒是熬練出來的,我的卻是死書讀出來的。

     鐵腦袋瓜兒叫歐陽昆侖,是山東泰安人氏。

    歐陽昆侖原先還祇是個兩歲大的孩子,腦袋非但不鐵、連囟門都還是軟的。

    民國十七年,歐陽昆侖的父親歐陽秋帶着一妻一子從山東南下,千裡迢迢奔赴南京參加一場名為全國武術考試的擂台大賽;實指望憑他一身北派螳螂拳的正宗武藝能打下個“全國第一武士”的頭銜,從此便鯉魚躍龍門、身價不凡了。

     根據《第一屆全國武術考試對陣寶錄》所載,歐陽秋是賽前極為各地慧眼方家看好的一名武士。

    其所習螳螂拳絕技更是源遠流長的一門武術。

    最早的祖師羽化眞人首創的拳法,其名并非螳螂,而是一套叫“登仙步”的身法。

    羽化眞人授徒姓王名朗,藝成之後王朗自行前往少林寺搦戰,不料教一個看山門的小僧給一巴掌打出寺外。

    王朗既羞且忿,隻道天地之大、卻再也無處可以容身,便終日在少室山前徘徊,好似瘋癡了一般。

    忽有一日,王朗在一柳樹下發獣,見一螳螂捕蟬,用盡各種彈跳進退的巧姿妙式。

    王朗遂悟出一套綜合了十二種基本招式的拳法,分别名之曰擻、采、挂、叼、進、崩、打、黏、輾、貼、靠、勾。

    再由這十二招相互的貫連分合,創出一門可以連綿不斷的攻守身步。

    從此王朗便在少室山前結廬而居,一住三年,其間晨昏勤研、朝夕苦練,終于得一大成。

    當他再闖山門之際,一路從山門打過碑林、天王殿,再沿着緊那羅殿、香積廚打進東禅堂,眼見就要從法堂東側打入方丈室了。

    而王朗祇用了騎馬式、蹬山式、坐虎式、坐盤式、虛蹈式、虎頭式、搨機式和寒雞式等八個身法。

    日後這襲破少林的八式便另成獨特的一支,謂之“八步螳螂拳”。

    自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少林建寺之後,這一千一百年來,王朗是第一個赤手空拳打進法堂之後的人物。

    倘若當時王朗再展絕學,方丈室之後便隻立雪亭、佛祖殿以及由左右地藏殿和白衣殿所翼護的毗廬閣了。

    這些地方原本沒有武僧守衛,因為在實上也沒有守衛的必要。

    但是王朗行過法堂和方丈室之間的院落之時,不知怎地,忽然打個踉跄,當下心頭一緊,忖道:凡事滿招損、盈為患,這少林禅寺畢竟是名山古剎,豈可于旦夕之間盡污其令譽?是以掉臂旋身,從容而去。

    這是明朝末年間事。

    之後王朗傳徒于丁宇宙、升霄道人,二徒又分别傳藝于李二狗、李三剪。

    這李二狗和李三剪都是山東栖霞縣、萊陽縣在地的農家子弟。

    丁宇宙和升霄道人之所以将螳螂拳精義妙法盡授此二人,不外是因為這兩個農民天賦異禀,生就一雙極為修長且粗壯的腿子,最是修習螳螂拳的上好材料。

    但是,也正因這樣顧慮,遂使螳螂拳有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