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部 縱橫捭阖 第三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

首頁
    道,加上時間充裕,所以才戮力攻城,否則隻要留下幾萬人圍着平遙,大軍就可繼續北上了。

    你想要多守兩日,隻怕是再也沒有機會返回晉陽了。

    ” 段無敵沒有反駁,這些日子他和宣松數次詳談,雖然雙方都存了戒心,不過是想多套取一些情報罷了,可是彼此對于對方的才能都頗為敬重,兩人都是善于防守的将才,所以宣松隻是這麼看了幾眼,便知道城中虛實。

    宣松所說一字不假,而且有些事情段無敵已經知道,卻沒有透漏給宣松,比如說,雍帝李贽親征的消息,以及李贽的大軍已經截斷了代州和忻州道路的消息。

    對于這件事情,段無敵心中分外不安,雖然因為代州軍歸家無路,已經被迫留在了晉陽,甚至嘉平公主也已經正式接受國主的诏令,成了北漢軍晉陽主将,可是段無敵隐隐覺得,這恐怕是雍軍很重要的一步棋,可能将令北漢土崩瓦解。

    隻可惜他是一個軍人,有些事情他還是不甚了解,對雍帝的這個舉動,他隻是近乎本能的覺得危險,卻不知其真意。

     宣松見段無敵默認了自己的說話,又道:“再說段将軍的處境似乎也不大好……”剛說到這裡,段無敵舉手阻止了他的下文,沉聲道:“亦予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宣松身軀一震,望向段無敵堅毅端凝的面容,終于歎息道:“段将軍既然此心不悔,宣某也不願玷辱将軍清名,隻是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此乃千古之悲,貴國王上雖非昏庸之主,然而值此危亡之時,也難免過分謹慎,希望若是到了不可挽回之時,将軍也不要愚忠到底才是。

    ” 段無敵終于回過頭來,淡淡道:“若是我放宣将軍回去,閣下何以相報?” 宣松早有準備,若非是有利用自己之處,不是早早一刀殺了,就是将自己交給嘉平公主帶去晉陽,何必要費力留在軍中,望向段無敵憔悴而又平靜的面容,他笑道:“陷敵之将,本無自主之權,閣下若有此意,不妨派使者去見見齊王殿下。

    ” 段無敵從容道:“總要再守一日,方有讨價還價的餘地。

    ” 宣松不由苦笑,想不到自己竟然成了貨物,和段無敵目光相對,宣松的苦笑漸漸褪去,他能夠看得出來,對面那男子眼中深沉的悲哀,自己所說的一切,他都很清楚,若論才幹,段無敵絕對在自己之上,隻是自己有幸做了雍臣,而此人不幸卻是漢将,“雖九死其猶未悔”,能夠吟出這名句,可見其人心中早已經有了明悟。

    他深深一揖,道:“若是宣某回到雍營,而殿下又不怪罪的話,必然會率軍和将軍作戰,若是将軍不幸受困,還望将軍不要一心求死,倒是宣某必然向殿下求情,保全将軍性命顔面。

    ” 段無敵先是有些氣惱,但是見到宣松無比認真的神情,他神色變得和緩,道:“昔日段某曾經聽聞,宣将軍深慕忠義,在蜀中與狂生楊燦一面之緣,便傾囊贈金,使其妻兒得以安居,段某知道閣下一片好意,雖不能受,也當感激不盡。

    ” 雖然被段無敵婉拒,但是宣松心中并無氣惱,隻是更添了幾分惋惜,轉身離去,宣松心中一片痛惜,自從和北漢軍交戰以來,便深為這些豪勇忠義之士而歎息,就是滅亡了北漢,真的能夠得到這裡的民心麼,宣松第一次覺得攻打北漢,或許會陷入泥潭。

     接下來的兩日,李顯竟然不再攻城,段無敵十分迷惑,但是他忙着安撫軍中的暗流已經是焦頭爛額,也顧不上深思了,第四日,雍軍已經雲集平遙,段無敵雖然拖延了雍軍進攻晉陽的時間,可是自己卻陷入了無法後退的僵局。

    站在城頭,段無敵想着,不知道派去雍軍的使者能夠達成任務,雖然用人質脅迫不免有些難堪,但是若能救出麾下将士,倒也值得。

    他很清楚,宣松雖然在雍軍中地位重要,可是畢竟不是主将,所以他的要求并不苛刻,隻要求雍軍不追擊撤退的北漢軍,平遙城将完好的交到雍軍手中,他也承諾不燒毀城中糧草辎重。

    他相信這個要求有可能成功,因為對于雍軍來說,自己這一支兵力無足輕重,而宣松素得軍心,若是齊王不顧及宣松性命,隻怕是雍軍軍心必然生怨,在付出不多的情況下了,他相信齊王不會作出這種親者通,仇者快的蠢事。

     接到段無敵的書信,李顯哈哈大笑,這兩日他停軍不攻,為的就是這封書信,那日軍議之後,他私下招了蘇青過來,問明白散布流言的情況之後,他便明白了江哲的用心,之後又收到了江哲的書信,更是讓他心如明鏡。

    為了讓流言更加逼真,他幹脆不再進攻,這樣一來,就可以放出段無敵見局勢險峻,有心投降的謠言,衆口铄金,李顯相信段無敵支撐不了多久。

    而且就算沒有其他好處,能夠救回宣松也已經值得,想起當日中夜訣别,李顯仍覺心中痛楚,所以他不僅立刻答應了段無敵的條件,還派出使者前去平遙。

    這個使者,正是蘇青。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