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嬌龍似夢非夢,如醉如癡,在暮色蒼茫中策馬進入迪化。
她向街上行人打聽明白,知道欽差大人衙署暫設在城東驿館内面,官邸也就便設置那裡。
她循着行人指引來到驿館門前,見門上高懸大紅燈籠一對,内燃巨燭,照透出“欽命巡按”和“欽賜太子大保”兩行大字;門前階沿兩旁還支立着四個長方形紗燈,燈上大書“肅靜”、“回避”字樣,兩排帶刀校衛從下面石階一直列隊站到門前,真是好一派威嚴氣象。
玉嬌龍本來出身侯門,從小見慣戎馬,對于這種排場自然并不在意,她徑直策馬來到石階前面。
衆校衛見她這等大模大樣,摸不清她的來頭,便上前喝道:“你是何人?
到此敢不下馬!“玉嬌龍将眉一挑,微帶傲嗔他說:”快去通禀黃大人,就說烏蘇玉帥府的玉小姐到。
“
校衛們對玉夫人沙漠遇賊和走失玉小姐之事已有所風聞,聽她這麼一說,個個驚愕萬分,哪敢怠慢,趕忙通報進去。
不一會兒,便有一群丫環仆婦迎了出來。
跑在最前面的卻是香姑。
當她一眼看出站在階下那人确是玉小姐時,真是驚喜若狂,叫了一聲“小姐”,奔下石階,緊緊将她抱住,竟不禁嗚嗚哭了起來。
其餘的丫環仆婦也一齊圍上,請安的請安,見禮的見禮,威嚴肅穆的欽差轅門頓時熱鬧起來。
玉嬌龍将馬交給門差,由丫環仆婦們簇擁着進驿熔去了。
玉嬌龍來到前廳,玉夫人和黃大人早已等在那兒。
玉夫人一見女兒,先是合掌念了聲“阿彌陀佛”,然後便拉着她的手,将她從頭到腳打量一番,流着淚說:“你可平安回來了!”
玉嬌龍叫一聲:“母親!”心裡也不禁有些發酸,含着淚,歉疚地說:“孩兒不孝,讓母親受驚了。
”
黃大人在一旁勸慰道:“嬌龍平安歸來,就是大喜,都不必再傷悲了。
”
玉夫人這才止住悲,擦幹淚,叫玉嬌龍上前見過舅父。
玉嬌龍整整衣,對黃大人盈盈拜了兩拜。
黃大人滿懷欣慰就攙扶起玉嬌龍說:“十年不見,外甥女竟已長大成人,雖然身處荒漠,仍不失大家風範,更兼長得這般亭亭玉立,秀外慧中,真乃賢妹之福。
”
玉母也不免謙遜幾句,然後又拉着嬌龍的手問道:“女兒,你那天是怎樣逃走的?
這幾天又是怎樣過來的?“
玉嬌龍還未回答,恰在這時,高老師也聞訊進廳來了。
玉嬌龍趕忙上前見禮,她從高老師的眼裡看到一種微微帶愠和探詢的神色,臉上不覺泛起一陣紅暈,慢慢将眼簾低垂下去。
在玉母的再次催問下,玉嬌龍才将她早已想好在胸的一番話應付出來,說她如何在車内已經看到官軍漸漸不支,看到高老師被沖下馬、又看到有兩騎馬賊在向她車子這邊走來。
她急了,這時恰好有匹無主的戰馬在她車旁,她便跨出車來,跳上馬朝着東南方向跑去。
接着又說她如何在夜裡迷失了方向,如何膽戰心驚地偎着馬在樹林裡過夜,第二大又如何在林子邊困睡時失了馬,又如何到了達美家……還特别娓娓動情地談了達美如何同情她,送她小花馬,給她引路,在她的幫助下才得以順利地到達迪化……。
在聽玉嬌龍講述這番經曆時,玉母是又膽戰又心疼,不住地口念“阿彌陀佛”,還不時地發出幾聲痛苦的呻吟,黃大人隻聽得驚愕萬分,幾疑是夢。
他盡管在二十餘年的宦海浮沉中,慣于老成應變,但他無論怎樣也難想見,眼前這樣一個玲珑似玉,嬌豔如花的外甥女,竟能在經曆如此一番危難之後,尚能這般神态自若。
他隻驚詫地注視着玉嬌龍,耳邊不由響起《四書》上“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段聖人之言來。
他又一轉念:“惜乎她是個女的!”
高老師隻默坐一旁,兩手覆在膝上,頭微微低着,心裡布滿疑雲:她套車的馬哪裡去了?繩子又是誰割斷的?她如真是向東南方向逃走,哪來樹林?又為何今日方到迪化?……高老師又想起:除羅虎退去的西北方外,其餘三方都曾派兵尋找,為何不見蹤影,亦不見蹄痕?…高老師陷入沉思。
黃大人聽完玉嬌龍訴說之後,在廳上來回踱了幾步,面上漸漸浮起怒容,厲然說道:“賢甥女既已平安歸來,投鼠已無所忌。
馬賊如此猖狂,竟敢攔劫官眷,實屬罪大惡極,若不剪除,必生大患。
我即傳令各城都統,迅速出剿,限期蕩平,除惡務盡。
”他又回頭對高雲鶴說:“敢煩先生拟一榜文,懸出重賞:”有能生擒賊首羅小虎者,賞銀二千兩,良馬十匹,羊五百頭;斬首來獻者,從半賞給。
‘“高雲鶴忙離座躬身答道:”謹遵台命。
“黃大人又說:”榜文上應将羅賊狀貌寫得詳實清楚。
隻是對于此點,備營諜報大都相左,先生這番在陣上曾親自接戰,不知可曾看得清楚?“
高雲鶴答道:“陣上馳騁甚急,相距又遠,實未看清,隻隐約見他相貌奇醜,似是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