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會中有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植善根,住第十地,具諸菩薩摩诃薩德。即從座起,合掌禮佛,而說頌曰:
功德藏慧海我今問所疑願慧海垂聽為我除疑滞我等今渴仰德藏勝法味及最上義味舉衆鹹欲聞”
這個偈頌是贊歎佛的功德,“藏慧海”是指着佛說的。佛是含藏一切的功德,含藏一切的智能,像海那麼深,像海那麼廣。他說,“我今問所疑”,我現在有點疑惑,可不可以請問,可不可以請求。“願慧海垂聽”,願佛憐憫,可以聽我說一說。那麼就可以為我消除這個疑惑。疑惑就是滞礙,有滞礙就不能前進。把疑惑去除了,我就能修了。
我們與會的大衆都渴仰,渴仰什麼呢?“德藏勝法味”。“德藏”是稱贊佛,稱贊世尊是含藏一切的功德,有殊勝的法味,這個法味就是佛說法的時候有一種味道,就像我們飲食的時候,感覺到生起妙味,這是諸法妙味。像你生起歡喜心,生起踴躍心,生起精進心,生起忏悔心,這包含很多,随各人聞法的慧力,以及自己的善根力量。“最上義味”就是聞到法味,聞到最上的第一義谛,這個義是指第一義,誰都想得到這種殊勝的第一義,有智味,而且能得到飽足。聞到法味而飲食受用,那就自己去作!去行!所以,現在大家都想聽一聽。
遠離破戒惡行的苾刍。惡行的比丘是可以轉化的,這是指不能轉化的,他不聽受的,他于四方所施僧物,不能受用,他受用就是非法的。“勤加守護”,不給這惡行比丘,護持僧衆清淨僧的事物,不讓他們受用。“于能辯說三乘法人,恭敬供養”。
那麼所有供養的是什麼呢?就是能夠說三乘法的人,恭敬供養加護與力。
雖然破戒了,他還能夠解釋諸法,也要恭敬供養他,請他說法,也不令他人毀謗,尊重安慰一切出家人。那麼信受護持如來聖教,凡是佛所說的法,也就是佛所教導的都是聖教。大聖人,就是不破壞法,不破壞學法的人,也不破壞窣堵波,不破壞塔寺。有這些人,破壞塔廟,現在我們這邊看不到,如果你去大陸旅遊,不管到哪一個道場,你看看那塔廟被拆的,寺廟被燒毀的,這些所造的罪,是不可思議的。現在這裡說的是好人,什麼好人呢?真正善信,乃至于剎帝利王、婆羅門等。他不但護持真正的出家人,也護持這個塔,也護持寺,護持四方的僧寺,僧人所住的廟。
“于我出家諸弟子所,終不毀廢,還俗策使”,他不策使出家人。寺廟毀了,不準出家,強迫他還俗,那就叫“策使”。大陸的僧人也如是。反正在毀滅的前因一定有的,不是無緣而生的。
“如是遇佛法,滅惑證菩提。如十五夜月,”如每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普照,“明照滿虛空,如是護法人,智能周法界”,那智能遍于法,“如虛空平等,無物亦無相,如是護法人,知諸法一味。如日放光明,恒除世間闇,如是護法者,常普照世間。”
太陽一出來,世間的暗都消了。所以誰護持佛法,他就像太陽一樣的,普照于世間。
護法有深有淺,就看你怎樣護。
但是有一個條件,我們不要毀謗。不論誰說法,你都贊歎随喜,不說不,隻說好,這樣就叫護法,這也是護法。凡是有法寶所在的地方,你就恭敬他,當佛在一樣,法寶就是佛的法身,也是你的法身。你這樣恭敬、尊敬,我們有些體會不到,過去的大德很注意這種事情。
現在不論是在家的道友居士,即使是和尚,好多廟裡的和尚也不大講究了,一般的小和尚更不用說了。拿着佛經不夠珍視,拿着佛經,像拿着一本書似的,甩甩褡褡的。我們在家的道友更不用說了,他要是能夠把書捧着,總是這樣尊敬的,這就是佛的法身,得要這樣恭敬。
〈無依行品〉到此就講完了。
無依行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