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佛頂首楞嚴經》 卷一

首頁
    :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若相知者,雲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

    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裡。

    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随見,随即分别。

    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内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内故。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内者,猶如琉璃。

    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否?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見,雲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裡,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衆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

    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内,是義雲何?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眼對?若與眼對,暗在眼前,雲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雲何成見?若離外見,内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内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内?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内者,無有是處。

     阿難言:我嘗聞佛,開示四衆: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随所合處,心則随有,亦非内、外、中間三處。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随所合處。

    心随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複内出?為從外入?若複内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雲何名死?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複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複遍體?為不遍體。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

    若鹹覺者,挃應無在。

    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若遍體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是故應知,随所合處,心則随有,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如我思惟:内無所見,外不相知;内無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

    今相知故,複内無見,當在中間。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複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内;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

    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

    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于眼識,眼有分别,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複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雲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

    常言:覺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

    則我無著,名為心不?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别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于龜毛、兔角,雲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雲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爾時阿難,在大衆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

    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為彼所轉,溺于淫舍。

    當由不知,真際所詣!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

    及諸大衆,傾渴翹伫,欽聞示誨。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佛告阿難: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種種颠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别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