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菩薩其數無量不可稱計前後圍繞,及餘十方諸佛世界,無量無數不可思議阿僧祇諸大菩薩、聲聞之衆,地及虛空皆悉遍滿,俱來集會前後圍繞。
複有十方無量世界帝釋天王、梵天王、四天大王,諸大龍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如是等無量無數不可稱計俱來集會。
複有欲界、色界天、龍、夜叉、羅刹、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皆悉一心瞻仰如來。
爾時,世尊為諸大衆說虛空目安那波那甘露法門四無量已,默然而坐。
娑婆世界地及虛空,一切大衆亦皆默然合掌向佛,唯希如來甘露法雨而無厭足。
猶如重病思遇良醫,如在大闇思見光明,如溺大河思登彼岸,如遭急難思求依護;如是遍滿娑婆佛刹地及虛空諸大菩薩及諸聲聞,釋梵天王、摩睺羅伽王,乃至人非人等,合掌默然,瞻仰法王亦複如是。
爾時,衆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功德蓮華光,已于昔日供養無量無邊諸佛,于諸佛所植諸善根,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系心緣法善修慈愍,即從坐起,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大聖神通力,能速遍諸刹。
如心無所障,光照十方國。
巧說奢摩他,盡智及方便。
阿那波那念,及四無量等。
佛于三界中,生死際已舍。
淨慧悉滿足,勝人天修羅。
已離于愛縛,度疑到彼岸。
了知諸菩薩,現證于佛法。
衆生心亂故,堕在生死河。
如盲無所見,常為苦所沒。
遠離善知識,不聞清淨法。
輪回生死中,為諸結所縛。
佛度生死海,慈悲故說法。
為煩惱衆生,斷生死羅網。
愛為煩惱本,諸衆生染著。
能仁巧分别,令盡生死際。
以癡愛因緣,不修諸功德。
若能斷之者,六根皆寂滅。
大慈牟尼王,悲心為說法。
聞已除癡愛,獲甘露涅槃。
爾時,佛告功德蓮華光大梵天王,而說偈言:
過去修諸度,今亦如是行。
不樂聲聞乘,及辟支佛地。
複有諸衆生,數起瞋恚心。
及念二乘等,是則為障礙。
以是諸障故,退失于佛法。
不起是障者,得佛法滿足。
有四生衆生,俱來至此刹。
非唯愛欲身,非盡念不淨。
是中大智人,能行菩提道。
已曾久修習,定忍總持等。
能守護諸根,正念跏趺坐。
安住自境界,佛當為汝說。
樂五衆衆生,為說不淨法。
令斷于系縛,七菩提分滿。
我無嫉妒心,憐愍故為說。
菩薩聞此法,不舍菩提心。
十方一切佛,已曾住此刹。
晝夜常加護,令佛法久住。
汝等諸菩薩,愍此刹衆生。
常生歡喜忍,令我法久住。
我說聲聞法,為斷貪欲心。
示五陰諸入,及十八界空。
十三奢摩他,及毗婆舍那。
能斷難斷愛,是人得清淨。
顯說無漏行,聲聞四真谛。
憐愍衆生故,為令法久住。
說此四谛法,令度生死海。
複告諸菩薩,汝等莫生疑。
佛當為汝等,廣說菩薩行。
爾時,此娑婆世界中,所有衆生在佛會者,作如是念:“如來今者,欲說聲聞法,不說菩薩道。
”十方世界諸來菩薩複作是念:“如來慈愍欲令我等,于此世界修諸禅行,使三寶種不斷絕故;于此刹中所有天、龍、夜叉、羅刹、乾闼婆、阿修羅乃至人非人等,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進故;欲令一切衆生悉受安樂,舍諸疑悔,滿足涅槃八正道故;令此佛刹有大福德,具足熏修衆善法故。
”十方世界所有衆生作如是念:“娑婆佛刹福德吉處,我今恭敬尊重供養禮拜。
”彼佛刹中諸菩薩等各作是念:“我今應當于此世界結跏趺坐,各各入于種種勝忍陀羅尼門及諸三昧,放大光明利益安樂諸衆生故。
”作是念已,即于此刹跏趺而坐,入于勝忍陀羅尼諸深三昧。
是諸菩薩或有經于百大劫中修菩薩行,有得無生法忍乃至十地,具足修習十八不共、四無所畏等諸功德法,各以勝忍陀羅尼諸深三昧因緣力故,放大光明。
其中或有光,如燈炬野火之明,有如釋梵諸天大梵王光,又如一日之光,二三四五如是轉倍,乃至百千萬億日光。
此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其中衆生遇斯光者,身心安樂皆大歡喜,如人熱悶入清涼池。
是光能除衆生三惡道苦,饑渴寒熱種種諸病,及貪瞋癡邪見等患,乃至能令三界獄中所有恐怖厄難衆生,令盡苦際。
是時,此刹諸衆生等蒙光力故,鹹共深心恭敬供養,尊重贊歎佛法僧寶,厭舍諸惡勤修善法。
從是諸光,乃至遍照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世界,淨穢等刹、有佛無佛皆悉普照。
猶如重夜幽闇之中,忽有百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