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一九八一年農曆十月一曰地點:承天禅寺年齡:九十歲
★懵懵懂懂地出家,懵懵懂懂地受戒,受戒是去忏悔,不是帶業去,又帶業回來。
★在戒場盡量少說話,少和人家攀緣,有時間多禮佛念佛。
★戒場求戒的人多,來自十方,我們不是去和人家比穿的好、住的好、吃的好。
★受戒能忍即入道,凡事都簡單,不要和人家計較睡大位、吃好。
受戒是學威儀規矩,不是去論是非、造口業的。
※日期:一九八一年農曆十一月三曰地點:承天禅寺年齡:九十歲
★受了戒就當和未受戒前不一樣,更應修苦行,把習氣改掉,壞念頭去掉,以戒為師。
★參,就要參壞的,别人犯錯,我們不去犯錯。
别人不如法,我們如法就好了。
★戒是戒自己,求忏悔即是戒。
★戒也不要太執着,否則本是持戒,結果反被戒回去了。
戒不生煩惱,不和人沖突。
※日期:一九八一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曰地點:承天禅寺年齡:九十歲
★出家飯要吃得穩,就當切實苦行。
※日期:一九八二年農曆七月廿五曰地點:承天禅寺年齡:九十一歲
★不去貪、嗔、癡,無法開智慧。
★不要看别人對不對,要自己多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做好,修是要修自己,依法不依人,要恭敬三寶。
隻要是衆生都會有錯,但他哪一天忏悔了,就能改過做好,四生都有佛性,有的胎生很靈通,比人類更靈,隻是它不會講話而已。
★去我執,從粗衣淡飯做起,淡泊欲望,不要分别,無我人衆生壽者相。
★為度衆生則恒順衆生,像哄小孩一樣,很多是為了給衆生種福田,師父并不需要,衆生見到師父生歡喜心,但師父自己也不知道。
★修要修到自己沒有做什麼——。
※日期:一九八二年農曆八月四曰地點:承天寺年齡:九十一歲
★你們這些青年人很發心來出家,可是這個身出家了,心也要出家。
我們出家人的身、口、意跟在家人不一樣,要知道怎樣才能了生死,我們所追求的目标是了生死。
如果你心中還有什麼貪境、喜愛的或挂礙的,那麼臨終時就現那種境界,一見歡喜就跟着去了,結果是堕落于輪回之中。
但如我們淨念念佛,則臨終現蓮花、佛菩薩及光明等聖境。
故要在世時除掉貪境,使心淨化。
出家人要粗衣淡飯,不能再着于色聲香味觸法,不要跟在家人一樣。
※日期:一九八二年農曆八月十五曰地點:承天禅寺年齡,九十一歲
★世人為五欲所迷,想吃好的,殺生滋養身體,殊不知吃的是自己的肉,吃人家一斤,一定要還十六兩,這是逃也逃不掉的。
就是這樣一生皆在還債讨債,死死生生永遠跳不出輪回的圈子,況且所吃的是以前父母的肉,于心何忍?
※日期:一九八二年農曆八月十八曰地點:承天禅寺年齡:九十一歲
★不得二、三人交耳私語、結黨、背後論人是非等,否則易讓大家不安,造成鬧衆。
★二堂課誦要多體會體會,比如是否真有天天皈依佛法僧?“是日已過,命亦随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慎勿放逸。
”是提醒大衆。
★智慧開則經藏全在裡面,經藏是在心裡面的,不是在外分别挑選的。
目前法師有的是政治法門,如辦學校、講經說法後,易貢高我慢,或衍生感情問題,比丘及比丘尼互相利用等……,很少人教我們如何去了生死。
這是對事不對人,不是有意批評,而是要我們認清方向。
★出家後什麼事皆以忍辱為重要,會說我們的,都是我們的指路者,沒有他們,我們不會進步,不能成就。
★不要以為自己已經這麼辛苦了,還這也嫌、那也嫌,沒一樣對的,幹脆回去好了,走好了,但又不知該走到哪裡去,又不能嫁人,這樣反而更痛苦,好像活在活地獄。
※日期:一九八二年農曆十月廿六日對參加佛七大衆開示(忏雲法師主七)地點:承天禅寺大殿年齡:九十一歲
★念佛才是真正清淨、正當的一條路,念佛即是往西方的路,同音念佛即到西方,不須買票搭飛機,西方法船是無色相的。
★道教修道人與佛教是不同的,佛教修行是為了生死,道教則修長生不老。
道教中有的很精進,他們也有一個羅漢體,有些羅漢體已經在山中活了好幾百歲,還沒有死,但是即使再活百千歲仍不究竟,因為不能了生死。
而佛教的羅漢修生死的解脫,要斷祛見思二惑,要能舍身,不顧這個身體,不怕苦,修身口意三業,六根清淨,才能解脫生老死苦。
★打佛七是要度衆生往極樂世界,娑婆世界的境界有生有滅,西方的境界是不生不滅,我們現在到别的國家,還要買飛機票,如念佛念到一心,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