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偈雲: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道者,虛通無壅,了無一物,若留塵芥全體則遮,道為之塞。一翳在眼,天花亂墜,衆生世界,于此生焉。經雲,應生無所住心。又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二祖斷臂,求祖安心。祖雲:将心來吾與汝安。答曰:覓心了不可得,祖雲與汝安心竟。千七百公案,此為東土初案,則覓心了不可得一語,定非閑文。宗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今此初案,獨存言诠,所謂心者,不于擎拳堅拂處顯示,卻向了不可得上承當,以驗三心了不可得之文,與祖語全合。經雲: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過去已滅,過去心不可得,現在不住,現在心不可得,未來未生,未來心不可得。如瀑流水,前後續生,刹那不住,故經标宗,無住生心。無住者,虛通無阻,如世道路,利于虛通,若住于道,便為道阻。古德雲: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一切衆生本具生滅不住念念漂流之心,如鳥行空,不見鳥,無過去,無現在,無未來,于三世相,了不可得。有著妄人,妄執三世,法皆實有,此如刻舟求劍,劍去逾遠,正複何異。不知此心流注不息,體露堂堂,日用而不知者,無上真實之大道也。經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為能造,體本生滅,悟此者,于三世法不著前相,體已滅故,不著今相,刹那未住故,不著後相,未來未生故。遍求三世,體不可得,無以名之,強名無生、無住、夢、幻、影、道。上自諸佛,下逮諸祖,悟道證果,此為必由。百千三昧,無邊功德,此為秘藏。大千經卷,塵刹教海,此為源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可以言說形容,思量拟議,舉念即乖,涉想便非,如是境界,強名曰證。然則,永嘉大師證道矣,而又歌詠以出之,甯非畫蛇添足,豐幹饒舌,向萬裡晴空噴雲吐霧,千頃碧波興風作浪乎。今吾湛山老人,以八四之高年,不自知老之将至也,尤恐風浪之不溥,又複作證道歌略解以助之,教涉性相,宗該淨禅,粗言細語,顯第一義。飲一滴必知大海之味,嘗一脔無非太牢之羹,雲乎風乎,不離空碧,不即空碧,死機薦取。相得益彰。則證道歌者,有韻之證道歌,略解者,無韻之證道歌。永嘉大師,高座九蓮,開顔含笑,見千百年後,尤有助纣僞虐之人,以無韻歌和之,則擊節三歎,引吭高歌,老婆故态複作矣。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