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首頁
    杜贊之默默地看着常委們,聽着他們你來我往的較量。

     常務副市長石梓皺着眉着說:“布維鷹的考核材料那麼好,我感到有點意外。

    ” 杜贊之覺得石梓提這種問題太嫩。

    帶着領導意圖的考核會差嗎?現在有些地方的人事管理已經到了一種什麼狀況,沒有在基層幹過的人連想都不敢想。

    組織部門本來是管幹部的,卻不管幹部,一年到頭隻是呆在辦公室裡統計幾個數字,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到基層對已任用和将任用的幹部考察,隻有到了換屆或來了新的市委書記,才從各行各業抽調一批人組成考核組對幹部進行考核,讓這些根本不懂也無須懂得如何評價幹部的烏合之衆去接受第一次朝拜,領第一次人情,然後由分管的常委們接受第二次朝拜,領第二次人情,最後市委書記接受關鍵的一次朝拜,領關鍵的一次人情,平衡各種關系,這樣方案就出台了。

    而平時個别調整的,就更好操作了。

    現在時髦什麼公示,但那不是德的公示能的公示,而是讓人署真名去反映問題,隻要被公示的人“沒有能查得出來的問題”就可以提拔了,但“沒有能查出問題”的人跟人才相去也甚遠。

     常委們叽叽喳喳了大半天,自然沒能得出結論,因為杜贊之和梅初山一直沒發表意見。

    杜贊之等梅初山先說,梅初山等杜贊之先說。

     “觀點不很一緻。

    ”杜贊之說,實際上應該是“觀點很不一緻‘,杜贊之知道自己正在玩政治上的文字遊戲,他看看人大主任姚智,”姚主任,你有什麼想法?“ “你們常委先說吧,書記市長還沒有說,我說什麼?”姚智當初在市委書記的位置上不少支持董為,但董為從來沒對他表示過什麼,用姚智自己的話說,董為是過橋拆闆,連水果都沒送過給他,而布維鷹那樣子他一看就不順眼,因此幹脆什麼都不說。

     杜贊之沒有看梅初山,但話是對梅初山說的:“梅市長,那你就先談談你的意見吧?”平時的話可以讓容棋傳遞,但會上就隻能對着天花闆說了。

    杜贊之剛任市委書記時,曾主動接近梅初山,梅初山卻不答理他,盡管杜贊之忍讓和遷就,但他們兩人之間始終沒有單獨在一起過,也沒有人看見他們面對面用語言交流過,除了會議上。

    黨政一把手往往就這麼回事。

     “我本來想先聽聽杜書記的意見,現在杜書記既然把球扔給我,我隻好接了。

    ”梅初山很有風度地笑着說,“我知道這個球上沾有水,剛才滾出界沾了水,誰先接,手就得溫一點。

    ”這個比喻大家都覺得有意思,常委們臉上都綻出笑。

    梅初山接着說:“董為這幾年做了不少工作,公安方面我市這幾年雖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但畢竟不是大問題,布維鷹呢年輕一點,工作中也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聽了大家的意見,我自己權衡一下,以發展的眼光看,我是略略偏向布維鷹的,最後怎麼定,我尊重杜書記的意見。

    ” 梅初山說完,常委們一齊将目光投向杜贊之,都希望杜贊之的意見偏向自己一方。

    杜贊之未說話先微微一笑,這一笑決定了他對梅初山的附和,他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反對梅初山的意見,他知道常委中贊成布給鷹的已占多數,他在這件事上已無法左右局勢,他反對就等于自己站到布維鷹的面前告訴布維鷹:我不同意你當公安局長。

    以後的工作就沒法做了,以後的日子也不希望好好過了。

    這一點杜贊之不得不權衡,所以他必須随大流裝糊塗。

    杜贊之笑過後說:“這個球雖然讓梅市長給擦了一下,但上面還是濕源源的。

    ”常委們又笑起來,觀點不一緻帶來的拘謹突然間仿佛都沒有了。

    “我同意梅市長剛才對兩位同志的評價,董為确實做了不少工作,這位同志在公安戰線多年,是經得住考驗的,布維鷹嘛,還算是個年輕人,對年輕人我們不能求全責備,是應該用發展眼光看,梅市長略略偏向布維鷹,我同意梅市長的意見吧。

    ” 會議室裡突然變得很靜,仿佛電影上的定格鏡頭,杜贊之剛說出“我同意梅市長的意見吧”,常委們就都不動了,好像呼吸也停止了,杜贊之自己也感到有點不正常。

    不知過了多久,杜贊之再看看大家,問:“大家還有沒有其他意見?剛才讨論那麼熱烈,輪到梅市長和我發言後就不說了,如此我和梅市長不成了一言堂了?” 石梓說:“我們今天這個會是開得很民主,大家該講的話都講了,該決定的事也決定了,但我總覺得,讓布維鷹接任公安局長,心裡不夠踏實。

    ” “我很贊賞你這種肯思考的習慣,也很贊賞你這種負責精神,但很多事情并不是一開始就看得很準的,現在很多于部出了問題,要是當初誰有這個預見能力就好了。

    ”梅初山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