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政治籌碼

首頁
    你跟你的同事白忠誠說一下,讓于海虹明天不要出攤,上午10點在他的住處等候!” 王思:“你這個消息可靠嗎?” 王想:“絕對可靠!我們總編剛剛接到省委辦公廳的通知,要我們派記者去采訪。

    明天除我們報社以外,省市其他所有媒體,還有中央駐地方的各大媒體也都有記者去采訪!” 王思聽了這個消息以後,一下子從睡夢中醒悟過來,她腦子裡突然冒出了一個閃念,她腦子裡急速地思忖着、醞釀着這個不同尋常的閃念。

     “姐,你怎麼不說話呀?” “王想,這個事沒有問題!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建議,也想請你幫助一下!” “姐,沒問題,等明天我完成這個采訪報道任務以後,專門為你服務!” “不行,姐這個事不能等明天你這個事以後再辦,必須跟明天的事同時進行!” “什麼事,你說!” 盡管是夜裡,又是在家裡,但王思還是下意識地把話筒用手捂了起來,跟王想竊竊私語。

     王思講完以後,放下手中的話筒,她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

     一輛黑色的小轎車彎彎扭扭、小心冀冀地開進了東郊的棚戶區。

    小車裡坐的是省委新來的一把手,也就是剛剛上任不久的白書記。

     在棚戶區的一間棚戶前,停着二十幾輛小車和面包車,這些車都是記者們開來的,光電視台的記者就來了十幾家。

    電視記者現在在其他媒體面前優越感很強了,因為他們集文字、圖像、音響等手段于一身。

    十幾家電視台的記者已經把攝像機扛到了肩上,完全處于臨戰狀态。

    棚戶區本來地方就很局促,現在一下子來了這麼多汽車、這麼多記者,便一下子把小小的棚戶區擠得個水洩不通。

     省委書記的小車不得不在遠遠的地方停下,白書記走下小車向人群走來。

     人群閃開一條通道,站在棚戶門前迎接省委書記的除了平民英雄于海虹以外,還有白忠誠和牽男、起來三個人。

     由于于海虹是外來打工者,既沒有單位,也沒有領導,所以王想既負責攝影,又兼顧介紹。

     王想把于海虹拉到省委書記面前介紹道:“白書記,這位就是舍身救人,而且不計名的平民英雄、無名英雄于海虹同志!” 省委書記伸出巨大的手,緊緊握住于海虹的手說:“你不僅是打工族的楷模,也是我們全省人民的楷模;你不僅是廣大群衆學習的榜樣,也是我們廣大幹部學習的榜樣!” 省委書記的兩個楷模,兩個榜樣的講話,字字千斤,句句擲地有聲。

     王想接着又把牽男拉過來說:“白書記,這位就是英雄的妻子!” 省委書記與英雄的妻子握手。

     王想又指着起來和白忠誠對省委書記介紹說:“這兩位都是英雄的老鄉,這位是進城的打工妹,這位同志叫白忠誠,不僅跟他們三人是老鄉,也是于海虹那天跳江救人的第一目擊者。

    于海虹同志就是他千辛萬苦才找到的!” 王想的介紹重點和特點都突出了老鄉這個概念。

     省委書記握住白忠誠的手親切地說:“謝謝你為我們黨和政府,找到這樣一位了不起的時代英雄!” 省委書記與英雄、英雄的妻子、英雄的老鄉一一握手并發表重要講話的情景,都被在場的電視台、電台、報社的記者,拍了下來,錄了下來,記了下來。

     接見時間不長,但其意義卻極不尋常。

    一個省委書記親自走進棚戶區,接見一個農民工,就這件事來說,本身就是一條重大的政治新聞。

     就在省委書記與英雄、英雄的妻子、英雄的老鄉再次握手準備離去的時候,王想突然問省委書記:“白書記,您是哪裡人呀?” 白書記說:“我是遼甯人!” 王想頓時激動得又蹦又叫道:“白書記,這一下您臉上也有光啦!您知道,他們都是您的老鄉呀!” 省委書記驚訝地問:“你們也是遼甯人?” 于海虹、牽男、起來三人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啊!” 白忠誠雖然沒有回答,但他是笑而不答。

     正準備離去的省委書記一下又站住了,他頓時滿面喜悅地向圍觀的群衆大聲說:“你們也為我們遼甯人争了光,我代表家鄉父老鄉親感謝你們!” 在場的人一齊鼓掌祝賀! 王想乘機建議道:“白書記,您看要不要和您的老鄉合張影?” “要的!要的!要的!”白書記連聲說了三個要的。

     省委書記站在中間,于海虹、牽男列右,白忠誠、起來列左。

    王想跑到前面,相機一舉,隻聽“咔嚓”一聲,這張主題為省委白書記與英雄的老鄉們合影,就拍攝了出來。

     然而,指導拍攝這張照片的導演絕不是王想,真正的導演、幕後的導演是王想的姐姐、白忠誠的同事王思。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