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瘗窟

首頁
    “秦老弟,你總算熬出頭了,今晚一起去挖花和尚墓!”老黃頭神秘兮兮地說出這句話時,捧在秦昀手中的午餐盤子“咣當”掉在地上,飯菜灑了一地。

    老黃頭露出輕蔑的笑,又壓低聲音補充了一句“還沒确定,别聲張出去!”就離開了。

     秦昀手忙腳亂地撿起餐盤,換了個新的,重新打上飯菜,獨自坐在敦煌研究院職工餐廳窗台下吃了起來。

     秦昀在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他本是南方人,習慣了魚米之鄉的富饒和濕潤,來到敦煌就像龍入淺灘,隻能一邊折騰一邊吐氣泡了。

    他已經折騰吐氣泡三年,研究對象便是窗台正對的莫高窟,一個吸引世界目光的地方。

    但對秦昀來說,莫高窟就像敦煌特産李廣杏一樣,第一次吃覺得是奇珍異果,味美異常,但要讓你從早吃到晚,從大年初一吃到除夕夜,就算不得胃病也會便秘。

     秦昀的工作很簡單,用專業術語講,就是以石窟考古類型學、層位學的方法對敦煌石窟進行分期斷代,同時進行敦煌石窟内塑像樣式的流變,壁畫内容的考證等工作,進行中外石窟間的比較研究,敦煌及其周邊的曆史地理學研究,東西文化交流的曆史研究。

    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44年,至今已有66年曆史,研究人員半個多世紀對着莫高窟,什麼分期斷代、流變早就研究得滾瓜爛熟,實在沒有多大新意。

     敦煌研究院在冊編制15人,為什麼說在冊編制?因為研究院還存在一個隐秘的研究組,他們從未出現在通訊錄上,卻真實存在,且享有極高的研究權限,老黃頭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白天搓麻将,晚上卻像耗子一樣忙碌地穿梭在各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沒有人從正式途徑探聽到他們每天到底在幹什麼,但秦昀經三年觀察,已隐隐猜到幾分,他們的工作跟不向遊人開放的莫高窟北區有關。

    那是一片充滿神秘感,令秦昀神往的地方。

    因此這幾年,秦昀通過各種途徑向院裡提出申請,想加入隐秘研究組,可一直未能如願。

     莫高窟開鑿在沙漠之城敦煌東南25公裡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分南北兩區,長約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緻,鱗次栉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

    它共有大小佛窟近千個,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

    北區有248個洞窟及70多個隐秘洞窟,其中隻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亡後掩埋場所,也就是瘗窟。

    目前莫高窟向遊人開放的約30個洞窟全部位于南區,北區禁止遊人參觀,甚至那70多個隐秘洞窟連秦昀這樣的考古研究人員都禁止入内。

    剛才老黃頭所說的花和尚墓就是隐秘洞窟中最神秘、可怕的瘗窟。

     花和尚墓的正式編号為JM01,這個洞窟在公元11世紀初住着一個六根不盡的野和尚,他的家當包括兩套僧袍,一個木魚,一盞青燈,數卷經書,如果你因此認為他窮困潦倒就錯了,因為他還有一塊重逾兩百斤的和田玉。

    野和尚隻有三大愛好:誦佛、琢玉、美色。

    他每天用四小時誦佛,從不間斷,十分虔誠;又用四小時雕琢他的寶貝和田玉。

    這塊玉采自玉龍河,是極為罕見的秋葵黃玉,水頭好,精光内蘊;硬度大,擊而不碎;色純,黃如蒸栗,乃是和田玉中的上乘品。

    野和尚将它視為珍寶,曆時數年,精磨細琢,終于雕琢成一尊鐘馗像,施法開光,将它立于洞口,說是能鎮妖除魔。

    事實上,這個野和尚自己就是個妖人,他一面事佛,一面又貪戀美色,與敦煌一郭姓婦人勾搭成奸,夜夜在洞窟之内,佛祖像下行魚水之歡。

    後來事情敗露,郭姓婦人無顔見人,對野和尚說:“我違悖婦道,不容于世,是一定要去死的了。

    ”誰知野和尚哈哈大笑着說:“死有何懼,我随你同往。

    ”于是兩人相約一起服毒自殺,誰知野和尚服毒後,郭姓婦人貪生怕死,改了主意,将毒藥丢下了洞窟。

    最終,野和尚七竅流血,含恨死去。

    郭姓婦人顧念舊情,将野和尚及他的遺物,包括那尊秋葵黃玉鐘馗像用沙土掩埋在洞窟中,倉皇出逃。

    這處洞窟因此成了瘗窟,因野和尚好色,後人又将它稱為花和尚墓。

     一個無人看守的瘗窟,埋藏着一塊重達200斤的秋葵黃和田玉,觊觎的盜墓賊自然很多,但接連幾撥盜墓賊進入,都離奇死亡,無一幸免。

    而且,住在附近的居民、僧侶夜夜都能聽見花和尚墓傳出低沉、幽怨的哀号和悉悉碎碎的人語。

    于是,花和尚已化身冤鬼,在瘗窟盤桓不去的傳言便傳開了,從此再無盜墓賊膽敢光顧。

    後來,花和尚墓傳出的異聲也就漸漸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