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諾臯記(2):詭幻之花 神行太保

首頁
你相信一個人隻借助于腳力便能日行八百裡嗎?《酉陽雜俎》說:有可能。如果相信,你要讀下去;如果不相信,你更要讀下去:

    元和末,鹽城腳力張俨,遞牒入京,至宋州遇一人,因求為伴。其入朝宿鄭州,因謂張曰:“君受我料理,可倍行數百。”乃掘二小坑,深五六寸,令張背立,垂足坑口,針其兩足。張初不知痛,又自膝下至骭,再三捋之,黑血滿坑中。張大覺舉足輕捷,才午至汴,複要于陝州宿,張辭力不能。又曰:“君可暫卸膝蓋骨,且無所苦,當日行八百裡。”張懼,辭之。其人亦不強,乃曰:“我有事,須暮及陝。”遂去,行如飛,頃刻不見。

    這樣說吧,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一名快遞員叫張俨,接了個活兒,送公文去長安。大約因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及至宋州地界,張俨遇到一個人,面貌古異,求結伴同行。至鄭州,張俨計算時日,估計不能準時到長安了。那人見張俨憂愁,于是說道:“莫郁悶,隻要聽我的,可令你日行數百裡。”

    說罷,那人挖了兩個小坑,不是很深,隻有五六寸吧,叫張俨背對着坑,腳跟懸于坑口,然後取出一枚銀針,輕紮張俨兩腳上的穴位。随後,又自膝蓋以下,捋張俨的小腿,漸漸有黑血自針孔中流出,滴滿坑中。

    那人叫張俨走走看。張俨隻覺得邁步如飛,雙腳甚為輕捷,吃驚不小,問其因由,那人笑而不語。如此行路,至中午時候就抵達汴州了。在城外小店裡,二人吃了點東西,那人對張俨說,今晚我們必須趕到陝州住宿!張俨表示實在太遠了,自己一定趕不到。

    那人又說:“沒關系,我可以暫時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不會讓你覺得疼,這樣的話可以日行八百裡!保證你在短時間内到達陝州。”

    現在,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張俨的表情,總之有點打死也不卸的意思。那人也不勉強,說:“随便吧!我還有事,必須今天傍晚到達陝州,所以隻能先行告辭。”說罷,那人出得店去,其行如飛,雙腳似離地面,頃刻間便消失在唐朝午後的寂靜中了。

    故事在張俨漸漸張大的嘴巴下,結束了。

    不管你相信與否,故事中異人的身影都會久久地閃躍于我們面前,使人難以忘懷。是啊,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事超出我們日常經驗的範圍?有多少人在我們想象力能夠抵達的邊界之外?故事的奇幻色彩濃重如此。不過,我們也不會感到特别陌生,你可以想一下《水浒傳》裡的“神行太保”戴宗。戴宗日行八百裡,靠的是腳上拴一對“甲馬”,以其為奔飛的器具。“甲馬”什麼樣,又如何使用,施耐庵寫得不甚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在塑造戴宗這一形象時,受到了《酉陽雜俎》的影響。聯系到《灰姑娘》、《西遊記》和《八仙過海》等作品中的人物也皆可在《酉陽雜俎》中找到原型,若說該書為後世名著之祖,倒也不怎麼過分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