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諾臯記(3):妖談錄 蜂國

首頁
你的想象力有多廣,世界就有多大。《酉陽雜俎》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東都龍門有一處,相傳廣成子所居也。天寶中,北宗雅禅師者,于此處建蘭若,庭中多古桐,枝幹拂地。一年中,桐始華,有異蜂,聲如人吟詠,禅師谛視之,具體人也,但有翅長寸餘。禅師異之,乃以卷竹幕巾網獲一焉,置于紗籠中。意嗜桐花,采華緻其傍。經日集于一隅,微聆籲嗟聲。忽有數人翔集籠者,若相慰狀。又一日,其類數百,有乘車輿者,其大小相稱,積于籠外,語聲甚細,亦不懼人。禅師隐于柱聽之,有曰:“孔升翁為君筮不祥,君頗記無?”有曰:“君已除死籍,又何懼焉。”有曰:“叱叱,予與青桐君弈,勝獲琅紙十幅,君出可為禮星子詞,當為料理。”語皆非世人事。終日而去。禅師舉籠放之,因祝謝之。經次日,有人長三尺,黃羅衣,步虛止禅師屠蘇前,狀如天女:“我三清使者,上仙伯緻意多謝。”指顧間失所在。自是遂絕。

    東都洛陽龍門有一住所,相傳是仙人廣成子的舊宅。唐玄宗天寶年間,有一法号名為雅的高僧,收購了該處地皮,将其改為寺院。庭中多參天古桐,枝幹拂地,甚為幽靜,禅師一人居住修行。

    有一年,梧桐樹花葉始展,突有異蜂現于其中,仔細傾聽,一如人在吟詠。禅師于樹下觀看,異蜂皆是人體模樣,隻是多了一對翅膀而已。他深為詫異,也覺好奇,于是悄悄地以網具捕獲一隻,置于紗籠中,懸挂庭前,與自己為伴。禅師覺得那異蜂應嗜好梧桐花朵,所以就采了一些,放在籠中相喂。

    可籠中蜂似乎不想吃。這被捕捉而失去自由的家夥,是在絕食嗎?這一天,禅師在庭下打坐,忽聽籠中蜂似乎發出歎息,不一會兒,有多隻異蜂飛至籠子周圍,發出聲音,似乎是在安慰籠中的同伴。又過了一天,已有數百隻蜂集于籠子周圍,其中一隻異蜂還乘着車輿。這是它們的國王嗎?

    禅師算是修行高深之人,卻也未見過如此奇象。他移步隐于庭柱之後,側耳傾聽。其中,有一隻異蜂說:“前些天,孔升翁為您占算,說你會遇見不祥之事,還記得嗎?”

    又有異蜂說:“你已經被除去了死籍,還害怕什麼呢?”

    還有異蜂說:“呵呵!我與青桐君下棋,赢了它琅紙十幅,你可在上面作禮星子詞。”

    衆蜂所語,皆非人間之事。直到暮色将至,那些圍在籠子外的異蜂才漸漸離去。禅師感歎不已,從柱後轉出,打開籠子,将那隻異蜂放去。後者并未馬上飛走,而是一度停于空中向禅師道謝:“謝謝啊!”

    禅師答:“你我也算是有緣分吧!”

    轉天,有一美麗女子于門外拜訪雅禅師,其人身高三尺,身着黃羅衣,風姿綽約,腳步飄然,來到禅師近前,說:“我是上天三清宮中的使者,奉上仙之命向您緻謝。”

    禅師微笑。

    禅師大約早已相信:這紛繁的世界不是單一的,而是有着那麼多的空間。而每一類族都有獨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在它們的世界裡,同樣有着雕刻着光陰痕迹的故事發生。《酉陽雜俎》中還曾記載了類似的故事:長安一處街區,生有槐樹,樹上有洞穴,大如銅錢,每夜月圓,有為首蚯蚓二尺多長,一如巨臂,白頸紅斑,帶領數百條小蚯蚓爬至枝條上,集體鳴叫,其聲如曲。又有人言,曾目睹一戶人家的庭院中,在月圓之夜,“忽有一樹從地踴出,蚯蚓遍挂其上……”可謂奇象。所以,對于本條中的:“前些天,孔升翁為您占算,說你會遇見不祥之事,還記得嗎?”“你已經被除去了死籍,還害怕什麼呢?”“呵呵!我與青桐君下棋,赢了它琅紙十幅,你可在上面作禮星子詞。”如此等等,我們不必再去追問其意了。

    禅師轉身回庭,輕輕掩上寺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