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故事,仍是關于劍客的,文中主人公的劍術之精湛,随讀而知之。
在《酉陽雜俎》中是這樣描述的:
黎幹為京兆尹,時曲江塗龍祈雨,觀者數千,黎至,獨有老人植杖不避,幹怒,杖背二十,如擊鞔革,掉臂而去。
黎疑其非常人,命老坊卒尋之,至蘭陵裡之内,入小門,大言曰:“我今日困辱甚,可具湯也。
”坊卒遽返白黎,黎大懼,因弊衣懷公服,與坊卒至其處,時已昏黑,坊卒直入,通黎之官閥,黎唯趨而入,拜伏曰:“向迷丈人物色,罪當十死。
”老人驚起,曰:“誰引君來此?”即牽上階,黎知可以理奪,徐曰:“某為京兆尹,威稍損則失官政。
丈人埋形雜迹,非證彗眼不能知也。
若以此罪人,是釣人以賊,非義士之心也。
”老人笑曰:“老夫之過。
”乃具酒設席于地,招訪卒令坐。
夜深,語及養生之術,言約理辯,黎轉敬懼,因曰:“老夫有一伎,請為尹設。
”遂入,良久,紫衣朱,擁劍長短七口,舞于庭中,疊躍揮霍,換光電激,或橫若裂盤,旋若規尺,有短劍二尺餘,時時及黎之衽,黎叩頭股栗。
食頃,擲劍植地如北鬥狀,顧黎曰:“向試黎君膽氣。
”黎拜曰:“今日已後性命丈人所賜,乞役左右。
”老人曰:“君骨相無道氣,非可遽教,别日更相顧也。
”揖黎而入。
黎歸,氣色如病,臨鏡方覺須剃落寸餘。
翌日複往,室已空矣。
黎幹為唐朝中期大臣,喜歡左道旁門之術,唐代宗時任京兆尹即長安市長,其間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年入夏,長安無雨,黎幹組織人在曲江畔祈雨,觀者有數千人。
怎麼那麼多人呢?因為作為長安市長的黎幹,将親自扮演巫師,登台求雨。
當黎市長的車隊開到時,衆人皆躲避,唯有一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那裡。
黎幹大怒,叫人打了那老人二十棍子,那老人似乎沒什麼反應,轉身而去。
後施刑者向黎幹報告,棍子打在老人身上,就如同打在柔軟的皮革上。
黎幹懷疑老人不同尋常,于是叫身邊的老卒去查訪。
至長安蘭陵裡,左尋右覓,入一小門,聽到那老人的聲音:“我今日受辱,你們給我打點熱水去。
”
老卒回去後把事情告訴黎幹,後者很害怕,穿了便衣與老卒趕至蘭陵裡,其時天色已昏,黎幹入得院内,拜倒于老人面前。
老人大驚:“誰把你引到這裡的?”
黎幹再拜,也為自己開脫了一下:“我為長安市長,若威儀盡失,也不是為官之道。
您混迹于衆人間,除非有慧眼而不能識。
現在,我已知罪,您若不原諒我,也非擁有義士之心。
”
老人笑道:“那是老夫之過了。
”
黎幹沒答茬兒。
老人也不再問,随後設酒席,一起喝起酒來。
至夜深,老人縱論仙道俠義,黎幹敬畏。
老人說:“老夫有一技,請允許我為您表演。
”遂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