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劉家大院一定有秘密 第三節 神秘道長與金咒有關

首頁
    話說這劉家,在這個地界已經三四百年的時間了。

    據說在明朝,劉家就有人做過知縣;再到了清朝,有人做過京官,于是這一脈人家便繁茂起來。

     到了劉牧之這茬兒,祖譜上記載的已經繁衍了三十多代,整個劉姓已經分出七八支。

    若說劉牧之的父親劉愛生這一脈,再向前數幾代人,一直都是劉家的長房傳下來的,且這一支劉姓人家善于經營,不僅保持了劉家祖輩留下來的産業,并且有所發展。

     劉家的祖訓較嚴,讀書耕作兩不誤。

    劉愛生年輕的時候,逢上大清王朝的最後一次鄉試,他去參加了,中了舉人,但并沒有謀得一官半職,此時社會已經不再安定,他的所學有些老套,并不打算出去闖蕩,在劉家大院裡安心經營祖業。

     劉愛生中了文舉,也是當地的一件美談。

    當地還有另一人,也被傳為佳話,那就是附近不遠的武家莊,出了一位武舉,他就是武天浩。

     至于武天浩的名氣,其一他是六合拳的傳人,更重要的是他會使金龍刀,據說那刀,刀背上雕有金龍,且刀的份量很沉,一般的人根本就掄不動它。

     再後來的事情,那就是武家與劉家結為親家,一文一武都是當地名望之家族,結為親家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從外表看起來,劉家的一切事情都是那麼興旺,那是讓外人羨慕的好生活,且最近這幾天又要做什麼祭祀,這些都是普通人家不敢想的事情。

     劉愛生看起來,身體還是很硬朗。

    這次的祭祀一定是很重要的,要不,他也不會樣樣親自過問。

     能夠做神蟲的廚子都已經來了,有七八個人,杜管家把劉老爺請到院子裡,這些廚師站在那裡,等着劉老爺問話。

     劉愛生穿着棉袍,頭上戴了一個皮帽,1938年的這個冬天,尤其地冷,他一開口,就飄着水汽。

     有一個廚子站在劉愛生的跟前,劉愛生說:“你說道說道,你會做什麼?” 他說:“前幾日,人家有喜,做過面老虎,有這麼大,彩的。

    ”他用胳膊比着,看樣子有兩尺大的那個勁頭。

    劉愛生笑了,問:“那戶人家生了個兒子?”廚子樂,說:“對,有小子做老虎,有千金做鯉魚,給了不少賞錢,人家高興。

    ” 劉愛生問:“那大鯉魚能做吧?”“當然。

    ”這個廚子應着。

     劉愛生接着問話。

    有兩個說自己做過神蟲的,劉愛生便要重點問幾句,其他的幾個廚子要圍着聽人家的手藝,人家不說。

    劉愛生讓其他人離遠了站,問:“我要求神蟲的脖子要立起來,起碼有兩尺高,你怎麼做呀,面軟,還不塌了?” 那人詭怪地一笑,說:“白面裡面用一根玉米杆做撐子,把它立起來,還有,面要生的,不能發。

    ” 劉愛生笑。

    又接着問另一個,那人也偷偷地将決竅說一下,都差不多,無非他用玉米杆,另一個用高梁杆,一個用生面,一個和面要硬點兒。

     用誰呢?他正琢磨,又問兩個大廚的姓氏,竟然一個姓劉。

    他當即做了決定,讓姓劉的做主廚,帶着另一位做。

    一共要做兩條神蟲,一雌一雄。

    雄的由那位姓劉的廚師來做。

     這樣安排了,兩位廚師都很高興,受了重用。

     其他的廚師負責做鯉魚、虎、桃等上供的祭品。

     另有七八個婆娘,分别做小面魚兒、小果子、小猴兒、小豬兒、小老虎,都是十二生肖裡的小動物——除了龍不能做,這些東西是不上供桌的,都做的像喝酒的小杯子那麼大,在熱鍋上烙熟,兩面都是焦黃的,吃起來脆脆的,甜甜的。

     女人們做的東西是不能上供桌的,那是侍候小孩子的,必須做得好吃、可口,這樣孩子們才會高興。

    這麼大的祭祀,必然要有小孩子來參加,這樣才有生氣。

     花生米是必須要炒的,因為它的香味可以飄滿整個大院。

     鞭炮是必須準備的。

    調皮搗蛋的男孩成了寵兒,每人拿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