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香鞋

首頁
    餃子館。

    這間羊肉餃子館在附近小有名氣,店主夫婦都是忠厚本分的生意人,包的餃子餡兒大飽滿,風味别具一格,不僅實惠,環境也非常整潔。

     此時将近晌午,馬上就快到飯口了,吃飯的人越來越多。

    我常來這吃飯,跟店主兩口子很熟,打個招呼,餃子館的老闆娘把我們帶進了廚房後的庫房,給我們支了張桌子,擺上椅子和碗筷,就去外邊忙活生意。

     這地方是我專門談生意的單間,倉庫裡除了一包包的面粉就沒别的東西了,每次吃完飯,我都不讓店主找零錢,算是單間費了。

     我對李春來說:“春來老哥,您瞧這地方夠不夠清靜,該給我看看那隻小花鞋了吧?” 李春來的魂早被外邊飄進來的水餃香味給勾走了,對我的話充耳不聞,迫不及待地等着開吃。

     我見狀也無可奈何,唯有苦笑,我推了推他的胳膊說:“别着急,一會兒煮熟了老闆娘就給咱們端進來。

    您這隻鞋要是能賣個好價錢,天天吃整個肉丸兒的羊肉水餃也沒問題了。

    ” 李春來被我一推才回過神來,聽了我的話,連連搖頭:“不行不行,等換了錢,還要娶個婆姨生娃。

    ” 我笑道:“您還沒娶媳婦兒呢?我也沒娶。

    娶媳婦兒着什麼急啊,等你有錢了可以娶個米脂的婆姨。

    你們那邊不是說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嗎?您跟我說說這米脂的婆姨好在哪呢?” 李春來對我已經不像先前那麼拘束,聽我問起,便回答說:“哎,那米脂的婆姨,就似那紅格盈盈的窗花花,要是能娶上個米脂的婆姨,就甚個都妥嘞。

    ” 說話間,老闆娘就把熱氣騰騰的水餃端了上來,又拿進來兩瓶啤酒,李春來顧不上再說話,把水餃一個接一個,流水價地送進口中。

     我一看沖他這架式,這二斤水餃不見得夠,趕緊又讓老闆娘再煮二斤,随後給李春來面前的小碟裡倒了些醋,對他說:“春來老哥,這附近沒有你們那邊人喜歡吃的酸湯水餃,你就湊合吃點這個,這有醋,再喝點啤酒。

    ” 李春來嘴裡塞了好幾個餃子,隻顧着埋頭吃喝,不再說話了,我等他吃得差不多了,這才和他談那隻繡鞋的事。

     李春來這時候對我已經非常信任了,從破皮包裡取出那隻繡鞋讓我看。

     這一段時間,我沒少接觸古董明器,已經算是半個行家了,我把繡鞋拿在手中觀看,這隻鞋前邊不足一握,前端尖得像是筍尖,綠緞子打底兒,上邊用藍金紅三色絲線繡着牡丹花,檀香木的鞋底,中間有夾層,裡邊可以裝香料。

     從外觀及繡花圖案上看是明代的東西。

    陝西女人裹小腳的不多,如果有也多半是大戶人家,所以這鞋的工藝相當講究。

     要是大金牙在這,他用鼻子一聞,就可以知道這鞋的來曆,我卻沒有那麼高明的手段,吃不太準。

    看這成色和做工倒不像是仿造的。

    這種三寸金蓮的繡花香底鞋是熱門貨,很有收藏價值。

     我問李春來這鞋從何而來,李春來也不隐瞞,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他們那個地方,十年九旱,而且今年趕上了大旱,天上一個雨星子也沒有,村民們逼得沒招了就想了點歪歪道兒。

     村裡為了求雨,什麼招都用遍了。

    有個會算卦的瞎子說這就是旱魃鬧的,必須打了旱魃才會下雨。

     “打旱骨樁”民間又稱為打旱魃,解放前中原地區多有人用,河南、山東、陝西幾省的偏遠地區,都有這種習俗。

     大夥就問他哪有旱魃,瞎子算了半天,也沒算出來。

    這時候有個放羊的娃子說他放羊的時候,在村東頭早就荒廢的墳地裡,看見一個全身綠色的小孩,跑進了一口無主的棺材。

    那棺材也不知道是哪家的,村裡早就沒人往那片墳地葬人了,而且這口破棺材不知為什麼至今還沒入土。

     會算卦的瞎子一聽,就一口咬定旱魃就躲在這口棺材裡,村民們一商議,就準備動手把棺材打開,看看究竟有沒有什麼旱魃。

     村長一聽不同意,說這瞎子是胡說八道。

    瞎子也來脾氣了,跟村長打了賭,要是在那口無主破棺中找不到旱魃,以後就讓瞎子的兒子給村長家放一年的羊。

     結果村民們就一齊到了東邊的荒墳,大夥說幹就幹,動手把棺材蓋子給揭開了。

     棺材蓋一打開,隻聞見一股腥臭,如同大堆的臭魚在太陽底下暴曬之後産生的氣味,要多難聞就有多難聞。

     有幾個膽大不怕死的,捏着鼻子,湊到跟前,再一看裡邊都吓了一跳。

    棺中躺着一具女屍,身上的衣服首飾保存得非常完好,都跟新的一樣,但是看那穿戴,絕非近代所有,這是具古屍。

     服飾雖然完好如新,但是屍體已經幹癟,肌肉皮膚像枯樹皮一樣。

     就在女屍的頭頂,蹲着一隻全身長滿綠毛的猴樣小怪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