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即為明月。
金剛玉是海中古玉,珠玉相應,光華肯定比真正的月光更盛,隻不過要嵌滿這銅人上的鲛頭,怕是要用不下數十顆極品龍含。
多鈴和古猜姐弟在旁不住點頭,表示明叔所言不虛,海底仙山葬月的傳說在蛋民中廣為流傳,無人不知。
我咬了咬牙,看來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了,隻有把我們從珊瑚螺旋所采的明珠,都嵌入鲛口,然後将銅人沉到水底鐵樹下的機關處,至于能不能引得仙山裂開,海水上湧,使僵屍出海,隻有到時候才能知道了,現在根本難以想象百十顆明珠怎麼可能會帶來如此劇變。
胖子趕緊捂住裝有月光明珠的背囊:“我說胡司令這可使不得啊,這麼多魚頭,得喂它們多少?我不得不再強調一次,貪污浪費可是極大的犯罪。
”
我對胖子說:“怎麼是犯罪呢?摸金校尉的原則是舍财不舍命,咱們将來都是有所作為的人,可要是去不了美國,撈到多少青頭都沒任何意義,再說還有那價值連城的人魚和佛爺的翡翠天衣,到了美國咱們省着點花,也足夠折騰半輩子了。
”
可話雖如此說,一看那裝着南珠的背包,不禁又想:“在海中豁出性命采了半日,僅得明珠三十有二,阮黑死後,我又在他口中埋了一枚做‘駐顔珠’,如今隻剩三十一枚,顆顆都是南龍海氣凝結的精華,要是就這麼沉入水底,換了誰都會覺得心疼,而且數量也相差懸殊,三十一枚明珠遠遠不夠。
”
Shirley楊将幾枚明珠放入鲛魚嘴中,果然無論珠身大小,都被鲛頭緊密地牢牢吸住,但至少需要六十餘顆光照百步的月光明珠,才能把所有的鲛口填滿,Shirley楊也不得不連連搖頭。
恨天氏送葬之物如此之盛,恐怕唐宗宋祖的陵中,也不會有數十枚這樣的南海精魄,此時此地又要到哪裡去湊夠六十幾枚明珠?
古猜在旁看出衆人憂心忡仲,似乎是覺得南珠不足,他忙指着水面,比劃着水底深澗的手勢:“水下有龍穴!”明叔急忙讓他說出詳情,聽後轉告給我們,原來古猜是古疍民中的龍戶,在海中有許多與生俱來的本領,尤其擅長“辨水色,識龍居”。
剛才,古猜随我和胖子潛入鲛魚出沒的珊瑚樹下,見水底有一道深澗,古猜善識水性,一看水底的旋湧亂流有異,就知深澗中必有萬年老蚌。
那是一片不見天日的“珠母海”,多半會有蚌祖隐匿其中。
海中螺蚌不同于淡水蚌,全部是一甲僅出一珠,而海底的珠母卻是一甲百珠的龐然大物。
珠母可能要比砗磲大上十倍,隻在海底洞穴岩隙的深處才有,一片産珠極佳的海域或者珠池,其下必然藏有被稱為蚌祖的老珠母。
據說珠母乃是老蚌年久化為精魅,由于自身蚌甲中裹着百枚明珠,即使天上月色如水,它仍然會藏在深澗中絕不出來。
古時若有蛋人尋着水下蛛絲馬迹,摸到蚌祖附近,往往也很難發現與礁石化為一體無迹可循的巨蚌,更有許多人被它變幻的形态迷惑,成為了“蚌精”的食物。
蚌祖藏納數量衆多的龍含隐在深水中,會産生大量的低頻脈沖,雖然對人體影響不大,但是會嚴重幹擾各種電子信号,珊瑚螺旋海域常有舟船飛機失事,除了變幻莫測的海象天候,恐怕與這藏在海底的蚌母也脫不開幹系。
先前沒顧得上仔細去想那龍骸會是何物,珠母的相關記載雖然很多,但很少有人能捕得這種靈物,千餘年來始終無人得見。
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沒往這上想,直到古猜觀水色識龍居,辨認出水底是片“珠母海”,才知原來古猜背後透海圖中所刺龍骸,正是“龍穴”的标記,蛋人向來便将“珠”比喻為蛟龍之含,有珠之海,即為“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