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外一座聞名天下的石碑,便是唐朝女皇帝武則天的無字碑,這座無字碑位于陝西省鹹陽市的乾陵,乃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之地。
無字石碑又稱白碑,是一種沒有刻上任何文字就立起來的碑。
無字碑的出現,多歸結于一些特殊的曆史因素,比如說墓主生前的功過無法判定,便立起無字石碑留給後人計較。
在民間,還有一種極少數人知道的無字石碑。
這種石碑取泰山上的頑石打造,石碑上不刻一銘一文,而是用狼毫制成毛筆,蘸以無根水(用器皿接下的沒有落到地面的雨水)或是黃河水,在石碑上畫上一種特殊的符咒,這樣的石碑可壓制一切妖邪。
民間給其取了一個名字,叫泰山鎮妖碑。
泰山鎮妖碑興盛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黃河中下遊一帶,最早立在黃河泛濫之處,意為鎮壓河妖,避免洪水災害。
後來興盛一時,民間又有用之以鎮宅一說。
歸其根源,應該是泰山石敢當的一個分支。
泰山石敢當是起源于西漢的一種民間崇拜方式,古人用泰山之石造成石碑、石人或是石碣,上刻“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的文字,立于橋道要沖或砌于房屋牆壁,用以禁壓不詳。
這是一種流傳頗廣的石崇拜,在民間甚為流行。
石敢當展到晉代,便逐漸在黃河流域分支出了泰山鎮妖碑。
不過鎮妖碑上的符咒極難刻畫,所以到了後來,這種術法便逐漸失傳了,至今鮮有人知。
我當年還未成名之時,有一次去黃河一帶倒鬥,途經黃河邊一座小山頭的時候,大雨沖刷一處黃土坡,就曾有一塊無字石碑露出來。
那塊石碑雖然坑坑窪窪,但還是可以看出上邊沒有任何刻字,就連網格都沒刻。
當時和我一起來的同行們誰也看不出名堂,後來聽了一位我們在當地雇來做向導的老頭跟我們說了,我們才知道這是泰山鎮妖碑。
總而言之,不管是那種無字石碑,都沒有現在遇到的這座石碑那麼古怪,至少,石碑的頂上不會放置一個人類的顱骨。
别的不說,就單單數它立在四大禁地裡這麼一條特性,就足以顯示它的不尋常之處了。
張繼繞着石碑轉來轉去,總想着去推開,但大夥都沒有動,憑他一個人的力氣也移動不了石碑,隻能幹着急。
别看這小子嘴上說快點找出口逃出去,實際上,我知道他多半是在想這石碑底下會不會壓着什麼寶貝。
這家夥最大的優點就是心理素質成長得極快,這幾次倒鬥被困來困去,估計他早就已經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打死我也不信他才剛被困不到五分鐘,就這麼急着要出去。
我思索良久,絞盡腦汁也想不出這石碑究竟有什麼名堂。
而紫雲則是專心地替我包紮傷口,對陷入困境反倒是絲毫不在意。
劉全勝皺着眉頭對石碑看了又看,過了半晌,他轉而看了看我,欲言又止。
我暗道這家夥怎麼越來越婆婆媽媽了,當下也朝他看去,對他揚了揚眉毛,示意他有話就說。
劉全勝這才開口說道:“歐陽兄弟,依我之見,這石碑的底下不會有出口。
” 我沒有說話,想繼續聽他的見解。
隻見他頓了頓,緩緩向前踱了兩步,接着說道:“這間石室的位置,是在地下河岸的西南向,室内空間正正方方,在風水裡能聚起一種十分穩定的勢。
這種勢面水則動,絕水則死。
原本門洞大開,門前對着地下河水,石室的氣和外界是融為一體的,但此刻斷龍石阻斷了石室和地下河的風水聯系,石室的勢必然就成死局。
整個蛇冢原本就是黑龍困屍之局,這間石室在墓穴裡又形成小的黑龍困屍,此乃實實在在的困人之地,這樣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