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 地宮驚現

首頁
    潮濕,也不知是用來幹什麼的。

    衆人一邊警戒,一邊兒朝着葫蘆腰的方位而去,走到腰口時,我已經看不見身後的黃泉鬼樹了,但這時,眼角卻猛然瞥到洞頂的上方,似乎懸挂着一個白乎乎的東西。

     我驚了一下,停下腳步猛的一擡頭,霎時間,衆人皆驚呼出聲,原來在我們頭頂的洞窟上,竟然懸挂了無數穿着白衣的屍體。

    這些屍體白衣飄飄,影藏在黑暗中,若非我們的頭燈亮度強,還真難以發現。

     猛然擡頭便瞧見這麼一幕,我心裡咯噔一下,就跟墜了塊石頭似的往下沉。

    就在這時,顧文敏眼尖,猛然說:“不對,好像是些假人。

    ”昏暗的環境中,我眯着眼睛仔細去看,果然發現,這些挂着的人,原來是用木頭架子架起來的,架子頂上綁了個古怪的鐵面具,身體用白衣罩了起來,乍一看,還真像個吊死鬼似的。

     顧文敏說:“這些假人帶着面具,看來是代表着地鬼族的人。

    ” 豆腐說:“整些假人在這兒吓唬人,看來茲木國的人也沒有傳說中那麼恐怖嘛。

    ” 這時,颛瑞似乎想到了什麼,看了豆腐一眼,不冷不熱的說道:“你懂什麼,這叫‘懸屍陣’,是古墓中的一種邪陣,你看,這些人懸在上面,面具朝下,是不是就像在盯着咱們看一樣?”我擡頭一瞧,果然如此,隻見那些面具雖然綁在木架子上,但角度卻有些下垂,就如同被吊在上面的人在低頭看我們似的,即便明知道這是些假人,但仍然讓人覺得有些毛骨悚然。

     懸屍陣我也聽過,古人笃信鬼神,一些大型的陵墓中,除了暗弩機關的防盜技術外,往往還會設置一些邪門的陣法來阻擋盜墓賊,比如在格格兒公主墓中遇到的養屍局還有那古怪的玉橋便是一種。

    而懸屍陣,最初就是用假人代替,懸挂在地宮的入口處,用以吓唬盜墓賊,發展到後來,又演變成用活人殉葬布陣,再到後來,又加入了一些邪門法術,使得懸屍陣從最開始的吓唬和警告盜墓賊,變成了一種兇險異常的邪門陣法。

     而我們眼前的懸屍陣,是用木頭制作的假人,也就是說,還是處于最初的階段,主要起到威吓作用。

     我覺得奇怪,說:“這懸屍陣流傳已久,皆是用于地宮的防護,怎麼會出現在這兒?莫非……”我的目光不由得看向葫蘆腰,那腰後是個更廣闊的空間,我們的燈光打過去,都照不到頭。

    衆人顯然都想到了一處:此處有懸屍陣,莫非這葫蘆腰後面,是一處千年前的地下古墓? 古墓的主人又是誰? 我們沒有理會頭頂上原始的懸屍陣,而是邁着謹慎的步伐走入了葫蘆腰後的空間。

     一進去,顧文敏便打了個寒顫,說:“好冷。

    ”豆腐也縮了縮脖子,說:“這溫差也太強了。

    ” 我們張頭四顧,立刻發現了寒氣的源頭。

    确切的來說,這并不是寒氣,而是陰氣。

     這個洞窟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正中央是一條寬敞的大道,大道兩側是個典型的古老牲畜殉葬坑,一眼望去,裡面布滿了陶瓷瓦罐,羊頭牛骨,而在洞窟左右的兩壁上,卻有無數挖成方孔的坑洞。

     那些坑一層一層,十分有秩序的排列在一起,如同我小時候用過的方格子寫字本,由于位置原因,我們看不見那些坑洞有多深,但從洞口隐約露出的事物來看,裡面赫然是放置着一種黑色的篾子。

     來此地時,我對桂地的風土人情進行過大緻的了解,我一下認出,那種黑篾子是用一種類似狗尾巴草一樣的植物編制而成的,稱為黑篾席,味道芳香,有天然的驅蟲效果。

     桂地多蟲蛇,蚊蠅鬥大,古時候的桂地人民利用這種草編制成篾席,睡在身下,夏日裡可以免受蚊蟲的叮咬,直至現代,有些偏遠的山區,依然遠離蚊香和殺蟲劑,通過古老的方法,在夏日裡安睡。

     黑篾席除了給活人睡,一般老百姓家裡死了人,入棺時也會先用黑篾子裹一裹,示意事死如事生,雖說沒有帝王将相陵寝的奢華,但卻一直傳承下來,現如今随着火葬的強制性,以及人們對喪葬逐漸不那麼看重,因此這種黑篾席裹屍的習俗已經很少見了。

     我暗暗心驚,心說:莫非這些坑洞裡裹着的,都是死屍?目光所及之處,全是一個個方孔,一眼望去密密麻麻,讓人心驚不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