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 洛書

首頁
    青銅龍馬是在刻有羽龍圖案的地底祭壇找到的,羽龍是月宮九龍舫的标志,這座昆侖金阙和月宮九龍舫又有什麼關系? 我還在試圖想明白這些事之間的關聯,可腦子裡越來越迷糊,宮爵說這冰宮中的秘密恐怕隻有到了金阙才能知道,田雞也點頭說時間不早先穿過水池再說。

     韓晉為了确保安全,讓人先從烏龜走過去,看那人安全的到達對面之後,韓晉才讓我們過去,不是韓晉有多在乎我們安危,估計在他心裡,隻要我們安全,他才會安全,這也應該是金主對他的交代。

     我們走上烏龜通道,這冰雕的烏龜活靈活現,上面的龜紋雕刻的細緻精湛栩栩如生,走到中間我看見龜背上,除了龜紋之外還有其他的圖案。

     在龜背最中間有五顆白色的點,由十字刻紋連接,其上是九顆白色的點,呈現一字型排列,中間同樣用刻紋連接,最下面是一個單獨的白點。

     “九、五、一……”田雞數了數疑惑不解。

    “這些白點是什麼意思?” 我再看看其他地方,在龜背上這樣的圖形按照四方形分布,在四角的圓點為黑色,其餘都是白色,我越看越驚訝,站在原地轉了一圈。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陽數,四隅黑點為陰數!”我驚訝的說不出話。

     “你在說什麼?”田雞茫然的問。

     “洛書?!”韓晉眉頭一皺,從對岸走了回來,低頭看了一圈,第一次看見他也會驚訝。

     這裡圖形的排列的确是傳說中的洛書,這是陰陽五行術數之源。

     傳說中有神龜龜甲上刻有此圖象,浮出水面由一位聖人得到,因此被稱之龜書。

     “這個我知道,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聽我家老頭子說起過,相傳大禹時,有神龜浮出背馱洛書,獻給大禹,他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

    ”田雞說。

     “可那僅僅是傳說而已啊。

    ”宮爵一臉驚詫。

     “傳說大禹得到神龜背上的洛書……”我看着地上龜紋上的圖案。

    “這……這不是傳說,這是真實存在的!” “大禹到過這裡!”田雞眼睛一亮。

    “難道……這昆侖金阙是大禹修建的?!” “不對,傳說大禹在龜背上發現了洛書,說明大禹到此之前,昆侖金阙已經存在,大禹是夏朝時期的人,就是說昆侖金阙建造的時間更加久遠。

    ”我說。

     “大禹不是治水嗎,怎麼會出現在昆侖山中?”韓晉都有些好奇。

     很慶幸封承逼我看的那些書現在終于有用,在古籍中指出河出昆侖,而夏禹又導河積石。

     “淮南子一書中有提及,禹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掘昆侖墟以下地。

    ”我冥思苦想終于記起書裡的原話。

    “意思是說大禹治水到了昆侖山。

    ” 而且這并非是無從考證,我從小被逼着熟讀全國縣志,在《西甯府續志》中曾有記載。

     禹貢,導河積石,考其地在今西甯。

     西甯的地理位置距離昆侖山并不遠,足以說明大禹真到過昆侖山。

     宮爵揉了揉下巴,蹙眉不語,好半天才搖頭說,文史中對大禹治水是有記載,一般來說治理的應該是長江和黃河兩條流域的洪泛,可這些洪災區域都遠離昆侖山脈,大禹治水為什麼會到人迹罕至的昆侖山? “這個,就有點玄乎了,我在古籍中看到過,原話是:禹學于西王母國……”我一邊回想一邊說。

    “意思是說大禹見西王母,在其幫助下學得治理洪水的辦法。

    ” “西王母?”田雞一臉驚訝。

    “那是神仙啊,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