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葉知秋指着不遠處殘舊的土方包,告訴那便是玉門關時剛好是佛曉,放眼眺望心中多少有些惆怅,很難想象這裡曾經的雄偉和壯觀,如今也就僅存那殘破的土堆,還在向過往的人述說着幾千年前的輝煌。
漫漫黃沙,唯有天地,除了荒涼我想不出别的詞來形容,古往今來多少關于這裡脍炙人口的詩句,可但凡提到此處,讓人想到的隻有蒼涼和孤寂。
佛曉的晨光中,一抹風雪點綴在黃土城上,幹淨而純粹,在黃沙中飄舞的白衣有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從容,他屹立于肆虐的風沙裡,目光遠眺猶如雕刻的側臉堅毅而高傲,依舊散發着睥睨天下的邪狂。
說實話,認識卓明風的時間越長,我越是看不透這個人,說不上好惡,隻感覺這個人如同這漫天的黃沙一般始終讓人看不透。
走上殘存的玉門關,卓明風應該是知道是我們,卻還是不動如山的站在關口遠望,像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氣勢非凡的白袍将軍。
“不識玉門關外路,夢中昨夜到邊城……”卓明風聲音透着感慨和落寞。
“很多年前我來過這裡,就站在這個位置,我記得當時大雪,整個玉門關銀裝素裹,旌旗飄舞,完全是别樣風光。
”
分不清這話卓明風是說給我們聽,還是說給他自己聽。
“這裡還會有旌旗?”田雞來回看看疑惑的問。
“你什麼時候來的?”
“很早了……”卓明風忽然笑了,這還是我第一次看見他笑,和他的人一樣,我看不懂他的笑容,有一種和他年紀完全格格不入的滄桑和世故。
“卓爺,世人都說北卓南淩,芷寒狂妄一直認為此話不實,如今感同身受,此話的确言過其實,卓爺玄術無雙,芷寒扪心自問并非淩家可以相提并論。
”淩芷寒向前一步聲音懇切。
“那你還算有點自知之明。
”卓明風臉上的笑容漸漸消散,又恢複了他的孤傲。
“你這人怎麼不識擡舉,人家心悅誠服也是一種勇氣,你怎麼這态度。
”田雞看不下去憤憤不平說。
“心悅誠服就說明技不如人,既然是這樣,我什麼态度都理所應當。
”卓明風漫不經心瞟了田雞一眼。
“卓爺教訓的是,芷若不才有辱家門,卓爺若是不棄,芷若願拜您為師,潛心研習玄學光耀淩家門楣。
”淩芷寒不卑不亢埋首誠懇。
“拜我為師,我憑什麼要教你?”卓明風轉身冷冷問。
“卓爺玄術獨步天下無人能及,高處不勝寒,卓爺難道就不想日後有人能與您一較高下,當日骊山一跪之恩,芷寒沒齒難忘,一定盡數報還。
”
我一怔吃驚的看向淩芷寒,這個江南女子看似柔弱,可萬萬沒想到還有這般傲氣,當着卓明風的面竟然直言不諱,拜他為師就是為了日後打敗卓明風。
卓明風聽完反應完全出乎意料,點頭放聲大笑:“一言為定,我傾囊相授就看你能學會多少,不過,日後和你一較高下的人恐怕未必是我。
”
“你在石窟就看出銅鏡的端倪,知道上面所指是玉門關。
”我把銅鏡拿出來問。
“你知道我們找萬象神宮是為了救人,沒時間和你兜圈子,你同樣也想找萬象神宮,銅鏡後面還有四句詩句,到底是什麼意思。
”
“你不是想拜我為師嗎?就讓我看看淩然到底教會你多少。
”卓明風從我手裡接過銅鏡,看了看遞到淩芷寒的面前。
“這四句銘文其實并不難,你若能解開,你我還有師徒之緣。
”
淩芷寒抿着嘴謙遜接過銅鏡,上面的詩文我們來的路上一直在推測,可至今都沒有絲毫頭緒。
七尺龍鏡傳烽火,
遙看戎狄欲虜國。
三千世界拈花中,
唯神可見萬象宮。
“别說我沒提醒你,第一句的重點便在最後三字上。
”卓明風說完有轉身遠眺。
“最後三字是傳烽火。
”淩芷寒脫口而出後繼續凝眉苦想。
“從字面上看是說傳遞烽火示警的意思。
”
烽火是古代邊防軍事通訊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國家戰事的出現。
古代在邊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幹柴,遇有敵情時則燃火以報警--通過山峰之間的烽火迅速傳達訊息。
古有周幽王為褒姒一笑,博烽火戲諸侯而失信于天下,導緻周朝衰敗的典故。
“之前沒懂這話意思,到了這裡我想明白了。
”田雞眼睛一亮說。
“傳烽火說明有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