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漠疑宮

首頁
    ?” “這壁畫是被斯坦因從敦煌帶走的?”葉知秋加重語氣問。

     “不是敦煌,這壁畫是在吐蕃發現的,祖父在筆記中留下了關于發現這幅壁畫的記載。

    ” 吉姆告訴我們,斯坦因在第二次對中亞的考古挖掘時,在新疆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的南緣尼雅河畔發現了一座古城遺址,并從這裡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種珍貴文物,當這些文物被帶回英國時,使西方學者大為震驚,這就是被稱其為東方龐培城的尼雅遺址。

     “這壁畫就是在尼雅遺址中被發現的,我閱讀過祖父的筆記,在最開始他就發現壁畫中所描繪的内容,與他之前研究的敦煌文化格格不入,作為佛教的天人都以祥和的姿态出現,隻具備一種宗教的形态,并沒有特别的意義。

    ”這對英國夫婦,可聽他說話看他們舉止,都是挺嚴謹的人,而且兩個人身份也都不一般,都是大英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吉姆指着照片說。

    “西域發現的壁畫中,也有關于佛教故事的壁畫,但這一副卻完全不一樣,明顯是在記載某件發生過的事,而且還是真實的事。

    ” 梁岚點點頭繼續對我們說,從斯坦因的筆記中看,最開始斯坦因僅僅是對這幅壁畫感覺好奇,但并沒有深究其中的奧秘,斯坦因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這幅壁畫也是衆多佛家故事之一,講述的應該是虔誠佛教信徒修建廟宇供奉諸天神佛的事。

     唯一讓斯坦因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飛天手裡握着的骷髅權杖,這個東西從來沒在佛教中出現過,筆記中斯坦因的理解是,佛家從傳到西域後結合了東西方的文化,演變出全新的法器。

     但讓斯坦因确信這壁畫上内容僅僅是故事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壁畫上所描繪的宮殿群太過龐大,以當時西域各國的能力,根本不可能修建。

     “直到他無意中在大英博物館看見一副中國唐代的畫像,那是一副垂拱年間的畫像,由一名英國的傳教士描繪當時大唐都城洛陽的全貌,并且帶回來捐獻給博物館,而在那幅畫像中,我祖父斯坦因震驚的發現傳教士所描繪洛陽城裡的建築竟然和壁畫中一模一樣。

    ” “垂拱是武則天的年号,傳教士描繪神都洛陽全貌時,武則天仿建的萬象神宮并沒有被燒毀。

    ”葉知秋恍然大悟。

     “對,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斯坦因才意識到這幅壁畫的離奇之處,壁畫上出現的宮殿遠比洛陽的萬象神宮修建時間要早。

    ”梁岚點點頭說。

    “既然出現在西域,說明很有可能在西域某處真修建過這樣的建築,這遠比在中亞任何一個考古發現都要令人震驚。

    ” “随後我祖父斯坦因第三次返回敦煌,試圖探查這幅壁畫背後隐藏的秘密。

    ” “真沒想到,原來斯坦因一直想要發掘的竟然是萬象神宮。

    ”葉知秋喃喃自語。

     “也就一幅壁畫而已,你爺爺就那麼肯定這裡有萬象神宮?”我若有所思的問。

     “最開始也僅僅是推測,但并沒有真憑實據,直到他在研究第二次中亞探險時從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帶走的二十四箱佛經和五箱刺繡和繪畫時有了驚人的發現。

    ”吉姆回答。

     “他發現了什麼?”淩芷寒問。

     “玄奘親筆書信的西域遊記。

    ”梁岚脫口而出。

     “玄奘?取西經的唐僧?”田雞一愣疑惑不解。

    “唐僧怎麼又和這事牽連上了?” 吉姆一五一十告之我們,斯坦因從那些佛經中看見了由玄奘親自翻譯的漢文佛經,同時也發現一份玄奘的遊記,在這份遊記中有一段文字引起了斯坦因的注意。

     從時間推算應該是玄奘返回長安途經西域的時候,遊記中記載,玄奘在西域的一天深夜路過某地,當時風沙肆虐昏天黑地,玄奘迷路被困在一個山上。

     而就在那晚,玄奘在風沙中隐約看見一座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龐大宮殿群建築,玄奘在筆記中描述宛如西天佛國聖殿,并且把所見繪畫在遊記中,斯坦因看見玄奘畫出來的竟然和之前壁畫中的建築大緻一樣。

     可是第二天風沙停歇之後,玄奘就再沒見過那處宮殿,隻當時神佛顯靈便記載于遊記之中。

     “玄奘返回長安是在貞觀年間,而壁畫出現的時間遠在之前,這些零星的線索彙聚在一起,足以證明在西域真有兩座不為人知的宮殿群。

    ” …… 我驚愕的擡起頭看着對面的吉姆和梁岚。

     “兩座?!為什麼是兩座不為人知的宮殿群?”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