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騙了十二祖神?!”宮爵他們一臉震驚。
“十二祖神幫秦帝得天下,無非是想借助秦帝找尋和氏璧和随侯珠,既然這兩樣東西都和月宮九龍舫有關,最終的目的,想必還是為了追查月宮九龍舫的下落。
”我點點頭漫不經心說。
“可看起來,神也有不知道的事。
”
“什麼事?”
“李斯有一篇流傳千古脍炙人口的公文,是上奏給秦帝的,叫《谏逐客書》。
”我說。
“這篇公文我知道,此文理足詞勝,雄辯滔滔,打動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
”淩芷寒說。
“這篇公文裡其中有一段話……今陛下緻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我點點頭問淩芷寒。
“你可知這段話的意思?”
“是說秦帝,羅緻天下寶物,其中有昆山的美玉,宮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飾上綴着光如明月的寶珠,身上佩帶着太阿寶劍,乘坐的是名貴的纖離馬,樹立的是以翠鳳羽毛為飾的旗子。
”淩芷寒脫口而出。
“那你們可知道,《谏逐客書》是李斯什麼時候所寫?”我問。
淩芷寒精通玄學,對于這些枯燥的文獻應該不會知道詳盡,宮爵和田雞就更不用說了,他們三人都茫然搖頭。
“《谏逐客書》李斯寫于秦王政十年。
”我淡淡一笑,望着他們問。
“你們沒發現這中間有什麼地方不對嗎?”
“秦帝在朝歌遇到十二祖神是秦王政六年……”宮爵細想片刻,神情突然大變。
“十二祖神讓秦帝找尋和氏璧和随侯珠,并且讓其在找到後,去安息之地喚醒衆神,可在十二祖神歸隐之前,和氏璧和随侯珠早就在秦帝的手中!”
“秦帝是不是傻的啊,拿着這兩樣東西可是能得到萬世不朽的,他幹嘛要藏着掖着?”田雞一頭霧水問。
我笑了笑,這才是秦帝過人之處,帝王的心思又豈是一般人能領悟,十二祖神能幫他得天下,同樣也毀掉這個天下,甚至還能幫别人得到天下,隻要神原意,任何人都能君臨天下。
尋常人看來,得到神的眷顧是莫大的榮幸,但秦帝卻想的更遠,神能賜予他一切,也能收回一切,他即便擁有天下,得到萬世不朽,可這一切并不是長久的,随時都會因為神的存在而被收回。
想要長久隻有一個辦法,要麼淩駕于神之上,很顯然秦帝即便再雄才偉略,終究是一個凡人,他永遠不可能超越神。
但是,還有另一個辦法,就是擺脫神的控制,反過來去制約神。
“你都說了,他隻是一個凡人,憑什麼能制約神?”田雞問。
“越是在意什麼,越說明這東西的重要,人是這樣,神也一樣……”我意味深長的笑着。
“和氏璧和随侯珠!”宮爵聰慧,很快就明白我的意思。
“秦帝想留下這兩樣東西,反過來操控神,隻要東西在他手裡,神就不會留開他。
”
我點點頭,後面的文字中,記載的正是秦帝隐瞞這兩樣寶物的原因,秦帝盤算和氏璧和随侯珠不會僅僅是兩樣玉石和寶珠,其中應該還隐藏着更為重要的秘密。
他擔心一旦交出這兩樣東西,對于神來說,他就失去了價值,因此秦帝一直秘而不宣,直到完成衆神的交代,修建完成衆神安息的地方,十二祖神歸隐之後,秦帝一邊攻伐六國,一邊千方百計想搞清楚和氏璧以及随侯珠的秘密。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想想秦帝也挺可悲的,手上的兩件寶物全都是假的,真正的随侯珠在姬渠的手裡,和氏璧一直下落不明。
”宮爵歎息說。
可秦帝并不知曉,他得到的和氏璧和随侯珠是假的,所以,不管他做什麼,始終無法破解其中的奧秘。
直到秦帝攻克齊國,得知齊國關于蓬萊仙島的傳說,早在他之前,齊國已經和神人有過接觸,雖然僅僅是傳說,但秦帝心知肚明,齊國在短短五十年時間内成為群雄之首,這很可能和他一樣,是得到了神的幫助。
因此秦帝囚禁齊王建,從其口中得知齊國曾在東海修建仙島的事,并且從紀林敬獻的蓬萊仙島圖,佐證了這個傳說的真實。
秦帝意識到齊國在東海修建的仙島,和他為衆神修建的安息之地,很可能都是相同的作用,在東海仙島應該還有其他安息的神,這才有秦帝入海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