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言前事,個個欣喜。
又命看茶,茶罷,問悟空道:“大聖啊,你也有年紀了?”悟空道:“你今年幾歲了?”老者道:“我癡長一百三十歲了。
”行者道:“還是我重子重孫哩!我那生身的年紀,我不記得是幾時,但隻在這山腳下,已五百餘年了。
”老者道:“是有,是有。
我曾記得祖公公說,此山乃從天降下,就壓了一個神猴。
隻到如今,你才脫體。
我那小時見你,是你頭上有草,臉上有泥,還不怕你。
如今臉上無了泥,頭上無了草,卻象瘦了些,腰間又苫了一塊大虎皮,與鬼怪能差多少?”
一家兒聽得這般
話說,都呵呵大笑。
這老兒頗賢,即令安排齋飯。
飯後,悟空道:“你家姓甚?”老者道:“舍下姓陳。
”三藏聞言,即下來起手道:“老施主,與貧僧是華宗。
”行者道:“師父,你是唐姓,怎的和他是華宗?”三藏道:“我俗家也姓陳,乃是唐朝海州弘農郡聚賢莊人氏。
我的法名叫做陳玄奘。
隻因我大唐太宗皇帝賜我做禦弟三藏,指唐為姓,故名唐僧也。
”那老者見說同姓,又十分歡喜。
行者道:“老陳,左右打攪你家。
我有五百多年不洗澡了,你可去燒些湯來,與我師徒們洗浴洗浴,一發臨行謝你。
”那老兒即令燒湯拿盆,掌上燈火。
師徒浴罷,坐在燈前,行者道:“老陳,還有一事累你,有針線借我用用。
”那老兒道:“有,有,有。
”即教媽媽取針線來,遞與行者。
行者又有眼色,見師父洗浴,脫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未穿,他即扯過來披在身上,卻将那虎皮脫下,聯接一處,打一個馬面樣的折子,圍在腰間,勒了藤條,走到師父面前道:“老孫今日這等打扮,比昨日如何?”三藏道:“好,好,好!這等樣,才象個行者。
”三藏道:“徒弟,你不嫌殘舊,那件直裰兒,你就穿了罷。
”悟空唱個喏道:“承賜,承賜!”他又去尋些草料喂了馬。
此時各各事畢,師徒與那老兒,亦各歸寝。
次早,悟空起來,請師父走路。
三藏着衣,教行者收拾鋪蓋行李。
正欲告辭,隻見那老兒,早具臉湯,又具齋飯。
齋罷,方才起身。
三藏上馬,行者引路,不覺饑餐渴飲,夜宿曉行,又值初冬時候。
但見那——
霜凋紅葉千林瘦,嶺上幾株松柏秀。
未開梅蕊散香幽,暖短晝,小春候,菊殘荷盡山茶茂。
寒橋古樹争枝鬥,曲澗涓涓泉水溜。
淡雲欲雪滿天浮,朔風驟,牽衣袖,向晚寒威人怎受?
師徒們正走多時,忽見路旁唿哨一聲,闖出六個人來,各執長槍短劍,利刃強弓,大咤一聲道:“那和尚,那裡走!趕早留下馬匹,放下行李,饒你性命過去!”唬得那三藏魂飛魄散,跌下馬來,不能言語。
行者用手扶起道:“師父放心,沒些兒事,這都是送衣服送盤纏與我們的。
”三藏道:“悟空,你想有些耳閉?他說教我們留馬匹、行李,你倒問他要什麼衣服、盤纏?”行者道:“你管守着衣服、行李、馬匹,待老孫與他争持一場,看是何如。
”三藏道:“好手不敵雙拳,雙拳不如四手。
他那裡六條大漢,你這般小小的一個人兒,怎麼敢與他争持?”
行者的膽量原大,那容分說,走上前來,叉手當胸,對那六個人施禮道:“列位有什麼緣故,阻我貧僧的去路?”那人道:“我等是剪徑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
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東西,放你過去。
若道半個不字,教你碎屍粉骨!”行者道:“我也是祖傳的大王,積年的山主,卻不曾聞得列位有甚大名。
”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說與你聽: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欲,一個喚作身本憂。
”悟空笑道:“原來是六個毛賊!你卻不認得我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來擋路。
把那打劫的珍寶拿出來,我與你作七分兒均分,饒了你罷!”那賊聞言,喜的喜,怒的怒,愛的愛,思的思,欲的欲,憂的憂,一齊上前亂嚷道:“這和尚無禮!你的東西全然沒有,轉來和我等要分東西!”他輪槍舞劍,一擁前來,照行者劈頭亂砍,乒乒乓乓,砍有七八十下。
悟空停立中間,隻當不知。
那賊道:“好和尚!真個的頭硬!”行者笑道:“将就看得過罷了!你們也打得手困了,卻該老孫取出個針兒來耍耍。
”那賊道:“這和尚是一個行針灸的郎中變的。
我們又無病症,說什麼動針的話!”行者伸手去耳朵裡拔出一根繡花針兒,迎風一幌,卻是一條鐵棒,足有碗來粗細,拿在手中道:“不要走!也讓老孫打一棍兒試試手!”唬得這六個賊四散逃走,被他拽開步,團團趕上,一個個盡皆打死。
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