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禅心

首頁
    多少,又是什麼弄不成?快快的應成,帶攜我們吃些喜酒,也是好處。

    ”他一隻手揪着八戒,一隻手扯住婦人道:“親家母,帶你女婿進去。

    ”那呆子腳兒趄趄的要往那裡走,那婦人即喚童子:“展抹桌椅,鋪排晚齋,管待三位親家。

    我領姑夫房裡去也。

    ”一壁廂又吩咐庖丁排筵設宴,明晨會親,那幾個童子,又領命訖。

    他三衆吃了齋,急急鋪鋪,都在客座裡安歇不題。

     卻說那八戒跟着丈母,行入裡面,一層層也不知多少房舍,磕磕撞撞,盡都是門檻絆腳。

    呆子道:“娘,慢些兒走,我這裡邊路生,你帶我帶兒。

    ”那婦人道:“這都是倉房、庫房、碾房各房,還不曾到那廚房邊哩。

    ”八戒道:“好大人家!”磕磕撞撞,轉灣抹角,又走了半會,才是内堂房屋。

    那婦人道:“女婿,你師兄說今朝是天恩上吉日,就教你招進來了。

    卻隻是倉卒間,不曾請得個陰陽,拜堂撒帳,你可朝上拜八拜兒罷。

    ”八戒道:“娘,娘說得是,你請上坐,等我也拜幾拜,就當拜堂,就當謝親,兩當一兒,卻不省事?”他丈母笑道:“也罷,也罷,果然是個省事幹家的女婿。

    我坐着,你拜麼。

    ”咦!滿堂中銀燭輝煌,這呆子朝上禮拜,拜畢道:“娘,你把那個姐姐配我哩?”他丈母道:“正是這些兒疑難:我要把大女兒配你,恐二女怪;要把二女配你,恐三女怪;欲将三女配你,又恐大女怪。

    所以終疑未定。

    ”八戒道:“娘,既怕相争,都與我罷,省得鬧鬧吵吵,亂了家法。

    ”他丈母道:“豈有此理!你一人就占我三個女兒不成!”八戒道:“你看娘說的話。

    那個沒有三房四妾?就再多幾個,你女婿也笑納了。

    我幼年間,也曾學得個熬戰之法,管情一個個伏侍得他歡喜。

    ”那婦人道:“不好,不好!我這裡有一方手帕,你頂在頭上,遮了臉,撞個天婚,教我女兒從你跟前走過,你伸開手扯倒那個就把那個配了你罷。

    ”呆子依言,接了手帕,頂在頭上。

    有詩為證,詩曰: 癡愚不識本原由,色劍傷身暗自休。

    從來信有周公禮,今日新郎頂蓋頭。

     那呆子頂裹停當,道:“娘,請姐姐們出來麼。

    ”他丈母叫:“真真、愛愛、憐憐,都來撞天婚,配與你女婿。

    ”隻聽得環珮響亮,蘭麝馨香,似有仙子來往,那呆子真個伸手去撈人。

    兩邊亂撲,左也撞不着,右也撞不着。

    來來往往,不知有多少女子行動,隻是莫想撈着一個。

    東撲抱着柱科,西撲摸着闆壁,兩頭跑暈了,立站不穩,隻是打跌。

    前來蹬着門扇,後去湯着磚牆,磕磕撞撞,跌得嘴腫頭青,坐在地下,喘氣呼呼的道:“娘啊,你女兒這等乖滑得緊,撈不着一個,奈何,奈何!”那婦人與他揭了蓋頭道:“女婿,不是我女兒乖滑,他們大家謙讓,不肯招你。

    ”八戒道:“娘啊,既是他們不肯招我啊,你招了我罷。

    ”那婦人道:“好女婿呀!這等沒大沒小的,連丈母也都要了!我這三個女兒,心性最巧,他一人結了一個珍珠緌錦汗衫兒。

    你若穿得那個的,就教那個招你罷。

    ”八戒道:“好,好,好!把三件兒都拿來我穿了看。

    若都穿得,就教都招了罷。

    ”那婦人轉進房裡,止取出一件來,遞與八戒。

    那呆子脫下青錦布直裰,取過衫兒,就穿在身上,還未曾系上帶子,撲的一跷,跌倒在地,原來是幾條繩緊緊繃住。

    那呆子疼痛難禁,這些人早已不見了。

     卻說三藏、行者、沙僧一覺睡醒,不覺的東方發白。

    忽睜睛擡頭觀看,那裡得那大廈高堂,也不是雕梁畫棟,一個個都睡在松柏林中。

    慌得那長老忙呼行者,沙僧道:“哥哥,罷了,罷了!我們遇着鬼了!”孫大聖心中明白,微微的笑道:“怎麼說?”長老道:“你看我們睡在那裡耶!”行者道:“這松林下落得快活,但不知那呆子在那裡受罪哩。

    ”長老道:“那個受罪?”行者笑道:“昨日這家子娘女們,不知是那裡菩薩,在此顯化我等,想是半夜裡去了,隻苦了豬八戒受罪。

    ”三藏聞言,合掌頂禮,又隻見那後邊古柏樹上,飄飄蕩蕩的,挂着一張簡帖兒。

    沙僧急去取來與師父看時,卻是八句頌子雲——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

    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

     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禅更有凡。

    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那長老、行者、沙僧正然唱念此頌,隻聽得林深處高聲叫道:“師父啊,繃殺我了!救我一救!下次再不敢了!”三藏道:“悟空,那叫喚的可是悟能麼?”沙僧道:“正是。

    ”行者道:“兄弟,莫睬他,我們去罷。

    ”三藏道:“那呆子雖是心性愚頑,卻隻是一味蠙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還看當日菩薩之念,救他随我們去罷,料他以後再不敢了。

    ”那沙和尚卻卷起鋪蓋,收拾了擔子;孫大聖解缰牽馬,引唐僧入林尋看。

    咦!這正是:從正修持須謹慎,掃除愛欲自歸真。

    畢竟不知那呆子兇吉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