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
那西天路無窮無盡,幾時能到得!”沙僧聞言,打了一個失驚,渾身麻木道:“師兄,你都說的是那裡話。
我等因為前生有罪,感蒙觀世音菩薩勸化,與我們摩頂受戒,改換法名,皈依佛果,情願保護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經,将功折罪。
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說出這等各尋頭路的話來,可不違了菩薩的善果,壞了自己的德行,惹人恥笑,說我們有始無終也!”行者道:“兄弟,你說的也是,奈何師父不聽人說,我老孫火眼金睛,認得好歹,才然這風,是那樹上吊的孩兒弄的。
我認得他是個妖精,你們不識,那師父也不識,認作是好人家兒女,教我馱着他走。
是老孫算計要擺布他,他就弄個重身法壓我。
是我把他掼得粉碎,他想是又使解屍之法,弄陣旋風,把我師父攝去也。
因此上怪他每每不聽我說。
故我意懶心灰,說各人散了。
既是賢弟有此誠意,教老孫進退兩難。
八戒,你端的要怎的處?”八戒道:“我才自失口亂說了幾句,其實也不該散。
哥哥,沒及奈何,還信沙弟之言,去尋那妖怪救師父去。
”行者卻回嗔作喜道:“兄弟們,還要來結同心,收拾了行李馬匹,上山找尋怪物,搭救師父去。
”三個人附葛扳藤,尋坡轉澗,行經有五七十裡,卻也沒個音信,那山上飛禽走獸全無,老柏喬松常見。
孫大聖着實心焦,将身一縱,跳上那巅險峰頭,喝一聲叫“變!”變作三頭六臂,似那大鬧天宮的本象,将金箍棒,幌一幌,變作三根金箍棒,劈哩撲辣的,往東打一路,往西打一路,兩邊不住的亂打。
八戒見了道:“沙和尚,不好了,師兄是尋不着師父,惱出氣心風來了。
”
那行者打了一會,打出一夥窮神來,都披一片,挂一片,裩無裆,褲無口的,跪在山前,叫:“大聖,山神土地來見。
”行者道:“怎麼就有許多山神土地?”衆神叩頭道:“上告大聖,此山喚做六百裡鑽頭号山。
我等是十裡一山神,十裡一土地,共該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
昨日已此聞大聖來了,隻因一時會不齊,故此接遲,緻令大聖發怒,萬望恕罪。
”行者道:“我且饒你罪名。
我問你:這山上有多少妖精?”衆神道:“爺爺呀,隻有得一個妖精,把我們頭也摩光了,弄得我們少香沒紙,血食全無,一個個衣不充身,食不充口,還吃得有多少妖精哩!”行者道:“這妖精在山前住,是山後住?”衆神道:“他也不在山前山後。
這山中有一條澗,叫做枯松澗。
澗邊有一座洞,叫做火雲洞。
那洞裡有一個魔王,神通廣大,常常的把我們山神土地拿了去,燒火頂門,黑夜與他提鈴喝号。
小妖兒又讨什麼常例錢。
”行者道:“汝等乃是陰鬼之仙,有何錢鈔?”衆神道:“正是沒錢與他,隻得捉幾個山獐野鹿,早晚間打點群精;若是沒物相送,就要來拆廟宇,剝衣裳,攪得我等不得安生!萬望大聖與我等剿除此怪,拯救山上生靈。
”行者道:“你等既受他節制,常在他洞下,可知他是那裡妖精,叫做什麼名字?”衆神道:“說起他來,或者大聖也知道。
他是牛魔王的兒子,羅刹女養的。
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煉成三昧真火,卻也神通廣大。
牛魔王使他來鎮守号山,乳名叫做紅孩兒,号叫做聖嬰大王。
”
行者聞言滿心歡喜,喝退了土地山神,卻現了本象,跳下峰頭,對八戒沙僧道:“兄弟們放心,再不須思念,師父決不傷生,妖精與老孫有親。
”八戒笑道:“哥哥,莫要說謊。
你在東勝神洲,他這裡是西牛賀洲,路程遙遠,隔着萬水千山,海洋也有兩道,怎的與你有親?”行者道:“剛才這夥人都是本境土地山神。
我問他妖怪的原因,他道是牛魔王的兒子,羅刹女養的,名字喚做紅孩兒,号聖嬰大王。
想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遍遊天下名山,尋訪大地豪傑,那牛魔王曾與老孫結七弟兄。
一般五六個魔王,止有老孫生得小巧,故此把牛魔王稱為大哥。
這妖精是牛魔王的兒子,我與他父親相識。
若論将起來,還是他老叔哩,他怎敢害我師父?我們趁早去來。
”沙和尚笑道:“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哩。
你與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還杯酒,又沒有個節禮相邀,他那裡與你認什麼親耶?”行者道:“你怎麼這等量人!常言道,一葉浮萍歸大海,為人何處不相逢!縱然他不認親,好道也不傷我師父。
不望他相留酒席,必定也還我個囫囵唐僧。
”三兄弟各辦虔心,牽着白馬,馬上馱着行李,找大路一直前進。
無分晝夜,行了百十裡遠近,忽見一松林,林中有一條曲澗,澗下有碧澄澄的活水飛流,那澗梢頭有一座石闆橋,通着那廂洞府。
行者道:“兄弟,你看那壁廂有石崖磷磷,想必是妖精住處了。
我等從衆商議,那個管看守行李馬匹,那個肯跟我過去降妖?”八戒道:“哥哥,老豬沒甚坐性,我随你去罷。
”行者道:“好,好!”教沙僧:“将馬匹行李俱潛在樹林深處,小心守護,待我兩個上門去尋師父耶。
”那沙僧依命,八戒相随,與行者各持兵器前來。
正是:未煉嬰兒邪火勝,心猿木母共扶持。
畢竟不知這一去吉兇何如,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