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笑道:“也罷,你是去得。
若見了菩薩,切休仰視,隻可低頭禮拜。
等他問時,你卻将地名、妖名說與他,再請救師父之事。
他若肯來,定取擒了怪物。
”八戒聞言,即便駕了雲霧,向南而去。
卻說那個妖王在洞裡歡喜道:“小的們,孫行者吃了虧去了。
這一陣雖不得他死,好道也發個大昏。
咦,隻怕他又請救兵來也,快開門,等我去看他請誰。
”
衆妖開了門,妖精就跳在空裡觀看,隻見八戒往南去了。
妖精想着南邊再無他處,斷然是請觀音菩薩,急按下雲,叫:“小的們,把我那皮袋尋出來。
多時不用,隻恐口繩不牢,與我換上一條,放在二門之下。
等我去把八戒賺将回來,裝于袋内,蒸得稀爛,犒勞你們。
”原來那妖精有一個如意的皮袋。
衆小妖拿出來,換了口繩,安于洞門内不題。
卻說那妖王久居于此,俱是熟遊之地,他曉得那條路上南海去近,那條去遠。
他從那近路上,一駕雲頭,趕過了八戒,端坐在壁岩之上,變作一個“假觀世音”模樣,等候着八戒。
那呆子正縱雲行處,忽然望見菩薩,他那裡識得真假?這才是見象作佛。
呆子停雲下拜道:“菩薩,弟子豬悟能叩頭。
”妖精道:“你不保唐僧去取經,卻見我有何事幹?”八戒道:“弟子因與師父行至中途,遇着号山枯松澗火雲洞,有個紅孩兒妖精,他把我師父攝了去。
是弟子與師兄等,尋上他門,與他交戰。
他原來會放火,頭一陣,不曾得赢;第二陣,請龍王助雨,也不能滅火。
師兄被他燒壞了,不能行動,着弟子來請菩薩,萬望垂慈,救我師父一難!”妖精道:“那火雲洞洞主,不是個傷生的,一定是你們沖撞了他也。
”八戒道:“我不曾沖撞他,是師兄悟空沖撞他的。
他變作一個小孩子,吊在樹上,試我師父。
師父甚有善心,教我解下來,着師兄馱他一程。
是師兄掼了他一掼,他就弄風兒,把師父攝去了。
”妖精道:“你起來,跟我進那洞裡見洞主,與你說個人情,你陪一個禮,把你師父讨出來罷。
”八戒道:“菩薩呀,若肯還我師父,就磕他一個頭也罷。
”
妖王道:“你跟來。
”那呆子不知好歹,就跟着他,徑回舊路,卻不向南洋海,随赴火雲門。
頃刻間,到了門首。
妖精進去道:“你休疑忌,他是我的故人,你進來。
”呆子隻得舉步入門。
衆妖一齊呐喊,将八戒捉倒,裝于袋内,束緊了口繩,高吊在馱梁之上。
妖精現了本象,坐在當中道:“豬八戒,你有什麼手段,就敢保唐僧取經,就敢請菩薩降我?你大睜着兩個眼,還不認得我是聖嬰大王哩!如今拿你,吊得三五日,蒸熟了賞賜小妖,權為案酒!”八戒聽言,在裡面罵道:“潑怪物,十分無禮!若論你百計千方,騙了我吃,管教你一個個遭腫頭天瘟!”呆子罵了又罵,嚷了又嚷,不題。
卻說孫大聖與沙僧正坐,隻見一陣腥風,刮面而過,他就打了一個噴嚏道:“不好,不好!這陣風,兇多吉少。
想是豬八戒走錯路也。
”沙僧道:“他錯了路,不會問人?”行者道:“想必撞見妖精了。
”沙僧道:“撞見妖精,他不會跑回?”行者道:“不停當。
你坐在這裡看守,等我跑過澗去打聽打聽。
”沙僧道:“師兄腰疼,隻恐又着他手,等小弟去罷。
”行者道:“你不濟事,還讓我去。
”好行者,咬着牙,忍着疼,撚着鐵棒,走過澗,到那火雲洞前,叫聲:“潑怪!”那把門的小妖,又急入裡報:“孫行者又在門首叫哩!”那妖王傳令叫拿,那夥小妖,槍刀簇擁,齊聲呐喊,即開門,都道:“拿住,拿住!”行者果然疲倦,不敢相迎,将身鑽在路旁,念個咒語叫:“變!”即變做一個銷金包袱。
小妖看見,報道:“大王,孫行者怕了,隻見說一聲拿字,慌得把包袱丢下,走了。
”妖王笑道:“那包袱也無什麼值錢之物,左右是和尚的破褊衫,舊帽子,背進來拆洗做補襯。
”一個小妖,果将包袱背進,不知是行者變的。
行者道:“好了,這個銷金包袱,背着了!”那妖精不以為事,丢在門内。
好行者,假中又假,虛裡還虛,即拔一根毫毛,吹口仙氣,變作個包袱一樣。
他的真身,卻又變作一個蒼蠅兒,釘在門樞上。
隻聽得八戒在那裡哼哩哼的,聲音不清,卻似一個瘟豬。
行者嘤的飛了去尋時,原來他吊在皮袋裡也。
行者釘在皮袋,又聽得他惡言惡語罵道妖怪長,妖怪短:“你怎麼假變作個觀音菩薩,哄我回來,吊我在此,還說要吃我!有一日,我師兄——
大展齊天無量法,滿山潑怪登時擒。
解開皮袋放我出,築你千钯方趁心!”
行者聞言暗笑道:“這呆子雖然在這裡面受悶氣,卻還不倒了旗槍。
老孫一定要拿了此怪,若不如此,怎生雪恨!”正欲設法拯救八戒出來,隻聽那妖王叫道:“六健将何在?”時有六個小妖,是他知己的精靈,封為健将,都有名字:一個叫做雲裡霧,一個叫做霧裡雲,一個叫做急如火,一個叫做快如風,一個叫做興烘掀,一個叫做掀烘興。
六健将上前跪下,妖王道:“你們認得老大王家麼?”六健将道:“認得。
”妖王道:“你與我星夜去請老大王來,說我這裡捉唐僧蒸與他吃,壽延千紀。
”六怪領命,一個個厮拖厮扯,徑出門去了。
行者嘤的一聲,飛下袋來,跟定那六怪,躲離洞中。
畢竟不知怎的請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