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号山枯松澗火雲洞。
有一個紅孩兒妖精,喚作聖嬰大王,把我師父攝去,是弟子與豬悟能等尋至門前,與他交戰。
他放出三昧火來,我等不能取勝,救不出師父。
急上東洋大海,請到四海龍王,施雨水,又不能勝火,把弟子都熏壞了,幾乎喪了殘生。
”菩薩道:“既他是三昧火,神通廣大,怎麼去請龍王,不來請我?”行者道:“本欲來的,隻是弟子被煙熏了,不能駕雲,卻教豬八戒來請菩薩。
”菩薩道:“悟能不曾來呀。
”行者道:“正是。
未曾到得寶山,被那妖精假變做菩薩模樣,把豬八戒又賺入洞中,現吊在一個皮袋裡,也要蒸吃哩。
”菩薩聽說,心中大怒道:“那潑妖敢變我的模樣!”恨了一聲,将手中寶珠淨瓶往海心裡撲的一掼,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面。
道:“這菩薩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孫說的話不好,壞了他的德行,就把淨瓶掼了。
可惜,可惜!早知送了我老孫,卻不是一件大人事?”說不了,隻見那海當中,翻波跳浪,鑽出個瓶來,原來是一個怪物馱着出來。
行者仔細看那馱瓶的怪物,怎生模樣——
根源出處号幫泥,水底增光獨顯威。
世隐能知天地性,安藏偏曉鬼神機。
藏身一縮無頭尾,展足能行快似飛。
文王畫卦曾元蔔,常納庭台伴伏羲。
雲龍透出千般俏,号水推波把浪吹。
條條金線穿成甲,點點裝成彩玳瑁。
九宮八卦袍披定,散碎鋪遮綠燦衣。
生前好勇龍王幸,死後還馱佛祖碑。
要知此物名和姓,興風作浪惡烏龜。
那龜馱着淨瓶,爬上崖邊,對菩薩點頭二十四點,權為二十四拜。
行者見了,暗笑道:“原來是看瓶的,想是不見瓶,就問他要。
”菩薩道:“悟空,你在下面說什麼?”行者道:“沒說什麼。
”菩薩教:“拿上瓶來。
”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動。
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搖得半分毫?行者上前跪下道:“菩薩,弟子拿不動。
”菩薩道:“你這猴頭,隻會說嘴,瓶兒你也拿不動,怎麼去降妖縛怪?”行者道:“不瞞菩薩說,平日拿得動,今日拿不動。
想是吃了妖精虧,筋力弱了。
”菩薩道:“常時是個空瓶,如今是淨瓶抛下海去,這一時間,轉過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間,共借了一海水在裡面。
你那裡有架海的斤量?此所以拿不動也。
”行者合掌道:“是弟子不知。
”那菩薩走上前,将右手輕輕的提起淨瓶,托在左手掌上。
隻見那龜點點頭,鑽下水去了。
行者道:“原來是個養家看瓶的夯貨!”菩薩坐定道:“悟空,我這瓶中甘露水漿,比那龍王的私雨不同,能滅那妖精的三昧火。
待要與你拿了去,你卻拿不動;待要着善财龍女與你同去,你卻又不是好心,專一隻會騙人。
你見我這龍女貌美,淨瓶又是個寶物,你假若騙了去,卻那有工夫又來尋你?你須是留些什麼東西作當。
”行者道:“可憐!菩薩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門,一向不幹那樣事了。
你教我留些當頭,卻将何物?我身上這件綿布直裰,還是你老人家賜的。
這條虎皮裙子,能值幾個銅錢?這根鐵棒,早晚卻要護身。
但隻是頭上這個箍兒,是個金的,卻又被你弄了個方法兒長在我頭上,取不下來。
你今要當頭,情願将此為當,你念個松箍兒咒,将此除去罷,不然,将何物為當?”菩薩道:“你好自在啊!我也不要你的衣服、鐵棒、金箍,隻将你那腦後救命的毫毛拔一根與我作當罷。
”行者道:“這毫毛,也是你老人家與我的。
但恐拔下一根,就拆破群了,又不能救我性命。
”菩薩罵道:“你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這善财也難舍。
”行者笑道:“菩薩,你卻也多疑。
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萬救我師父一難罷!”那菩薩——
逍遙欣喜下蓮台,雲步香飄上石崖。
隻為聖僧遭障害,要降妖怪救回來。
孫大聖十分歡喜,請觀音出了潮音仙洞。
諸天大神都列在普陀岩上。
菩薩道:“悟空過海。
”行者躬身道:“請菩薩先行。
”菩薩道:“你先過去。
”行者磕頭道:“弟子不敢在菩薩面前施展。
若駕筋鬥雲啊,掀露身體,恐菩薩怪我不敬。
”菩薩聞言,即着善财龍女去蓮花池裡,劈一瓣蓮花,放在石岩下邊水上,教行者:“你上那蓮花瓣兒,我渡你過海。
”行者見了道:“菩薩,這花瓣兒,又輕又薄,如何載得我起!這一翙翻跌下水去,卻不濕了虎皮裙?走了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