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打人。
”那妖精不知是詐,真個舉槍又趕。
行者拖了棒,放了拳頭,那妖王着了迷亂,隻情追趕。
前走的如流星過度,後走的如弩箭離弦。
不一時,望見那菩薩了。
行者道:“妖精,我怕你了,你饒我罷。
你如今趕至南海觀音菩薩處,怎麼還不回去?”那妖王不信,咬着牙,隻管趕來。
行者将身一幌,藏在那菩薩的神光影裡。
這妖精見沒了行者,走近前,睜圓眼,對菩薩道:“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麼?”菩薩不答應。
妖王拈轉長槍喝道:“咄!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麼?”菩薩也不答應。
妖精望菩薩劈心刺一槍來,那菩薩化道金光,徑走上九霄空内。
行者跟定道:“菩薩,你好欺伏我罷了!那妖精再三問你,你怎麼推聾裝啞,不敢做聲,被他一槍搠走了,卻把那個蓮台都丢下耶!”菩薩隻教:“莫言語,看他再要怎的。
”此時行者與木叉俱在空中,并肩同看。
隻見那妖呵呵冷笑道:“潑猴頭,錯認了我也!他不知把我聖嬰當作個甚人。
幾番家戰我不過,又去請個什麼膿包菩薩來,卻被我一槍,搠得無形無影去了,又把個寶蓮台兒丢了,且等我上去坐坐。
”
好妖精,他也學菩薩,盤手盤腳的,坐在當中。
行者看見道:“好,好,好!蓮花台兒好送人了!”菩薩道:“悟空,你又說什麼?”行者道:“說甚,說甚?蓮台送了人了!”那妖精坐放臀下,終不得你還要哩?”菩薩道:“正要他坐哩。
”行者道:“他的身軀小巧,比你還坐得穩當。
”菩薩叫:“莫言語,且看法力。
”他将楊柳枝往下指定,叫一聲:“退!”隻見那蓮台花彩俱無,祥光盡散,原來那妖王坐在刀尖之上。
即命木叉:“使降妖杵,把刀柄兒打打去來。
”那木叉按下雲頭,将降魔杵,如築牆一般,築了有千百餘下。
那妖精,穿通兩腿刀尖出,血流成汪皮肉開。
好怪物,你看他咬着牙,忍着痛,且丢了長槍,用手将刀亂拔。
行者卻道:“菩薩啊,那怪物不怕痛,還拔刀哩。
”菩薩見了,喚上木叉,“且莫傷他生命。
”卻又把楊柳枝垂下,念聲“甗”字咒語,那天罡刀都變做倒須鈎兒,狼牙一般,莫能褪得。
那妖精卻才慌了,扳着刀尖,痛聲苦告道:“菩薩,我弟子有眼無珠,不識你廣大法力。
千乞垂慈,饒我性命!再不敢恃惡,願入法門戒行也。
”菩薩聞言,卻與二行者、白鹦哥低下金光,到了妖精面前,問道:“你可受吾戒行麼?”妖王點頭滴淚道:“若饒性命,願受戒行。
”菩薩道:“你可入我門麼?”妖王道:“果饒性命,願入法門。
”菩薩道:“既如此,我與你摩頂受戒。
”就袖中取出一把金剃頭刀兒,近前去,把那怪分頂剃了幾刀,剃作一個太山壓頂,與他留下三個頂搭,挽起三個窩角揪兒。
行者在旁笑道:“這妖精大晦氣!弄得不男不女,不知象個什麼東西!”菩薩道:“你今既受我戒,我卻也不慢你,稱你做善财童子,如何?”那妖點頭受持,隻望饒命。
菩薩卻用手一指,叫聲:“退!”撞的一聲,天罡刀都脫落塵埃,那童子身軀不損。
菩薩叫:“惠岸,你将刀送上天宮,還你父王,莫來接我,先到普陀岩會衆諸天等候。
”那木叉領命,送刀上界,回海不題。
卻說那童子野性不定,見那腿疼處不疼,臀破處不破,頭挽了三個揪兒,他走去綽起長槍,望菩薩道:“那裡有甚真法力降我!原來是個掩樣術法兒!不受甚戒,看槍!”望菩薩劈臉刺來。
恨得個行者輪鐵棒要打,菩薩隻叫:“莫打,我自有懲治。
”卻又袖中取出一個金箍兒來道:“這寶貝原是我佛如來賜我往東土尋取經人的金緊禁三個箍兒。
緊箍兒,先與你戴了;禁箍兒,收了守山大神;這個金箍兒,未曾舍得與人,今觀此怪無禮,與他罷。
”好菩薩,将箍兒迎風一幌,叫聲:“變!”即變作五個箍兒,望童子身上抛了去,喝聲:“着!”一個套在他頭頂上,兩個套在他左右手上,兩個套在他左右腳上。
菩薩道:“悟空,走開些,等我念念《金箍兒咒》。
”行者慌了道:“菩薩呀,請你來此降妖,如何卻要咒我?”菩薩道:“這篇咒,不是《緊箍兒咒》咒你的,是《金箍兒咒》咒那童子的。
”行者卻才放心,緊随左右,聽得他念咒。
菩薩撚着訣,默默的念了幾遍,那妖精搓耳揉腮,攢蹄打滾。
正是:一句能通遍沙界,廣大無邊法力深。
畢竟不知那童子怎的皈依,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