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天曹降旨,着人曹官魏征丞相夢裡斬了。
舍妹無處安身,是小龍帶他到此,恩養成人。
前年不幸,舍妹疾故,惟他無方居住,我着他在黑水河養性修真,不期他作此惡孽,小龍即差人去擒他來也。
”行者道:“你令妹共有幾個賢郎?都在那裡作怪?”龍王道:“舍妹有九個兒子。
那八個都是好的。
第一個小黃龍,見居淮渎;第二個小骊龍,見住濟渎;第三個青背龍,占了江渎;第四個赤髯龍,鎮守河渎;第五個徒勞龍,與佛祖司鐘;第六個穩獸龍,與神宮鎮脊;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第八個蜃龍,在大家兄處砥據太嶽。
此乃第九個鼍龍,因年幼無甚執事,自舊年才着他居黑水河養性,待成名,别遷調用,誰知他不遵吾旨,沖撞大聖也。
”行者聞言笑道:“你妹妹有幾個妹丈?”敖順道:“隻嫁得一個妹丈,乃泾河龍王。
向年已此被斬,舍妹孀居于此,前年疾故了。
”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這幾個雜種?”敖順道:“此正謂龍生九種,九種各别。
”行者道:“我才心中煩惱,欲将簡帖為證,上奏天庭,問你個通同作怪,搶奪人口之罪。
據你所言,是那厮不遵教誨,我且饒你這次:一則是看你昆玉分上,二來隻該怪那厮年幼無知,你也不甚知情。
你快差人擒來,救我師父!再作區處。
”敖順即喚太子摩昂:“快點五百蝦魚壯兵,将小鼍捉來問罪!”一壁廂安排酒席,與大聖陪禮。
行者道:“龍王再勿多心,既講開饒了你便罷,又何須辦酒?我今須與你令郎同回:一則老師父遭愆,二則我師弟盼望。
”那老龍苦留不住,又見龍女捧茶來獻。
行者立飲他一盞香茶,别了老龍,随與摩昂領兵,離了西海。
早到黑水河中,行者道:“賢太子,好生捉怪,我上岸去也。
”摩昂道:“大聖寬心,小龍子将他拿上來先見了大聖,懲治了他罪名,把師父送上來,才敢帶回海内,見我家父。
”行者欣然相别,捏了避水訣,跳出波津,徑到了東邊崖上。
沙僧與那河神迎着道:“師兄,你去時從空而去,怎麼回來卻自河内而回?”行者把那打死魚精,得簡帖,見龍王,與太子同領兵來之事,備陳了一遍。
沙僧十分歡喜,都立在岸邊,候接師父不題。
卻說那摩昂太子着介士先到他水府門前,報與妖怪道:“西海老龍王太子摩昂來也。
”那怪正坐,忽聞摩昂來,心中疑惑道:“我差黑魚精投簡帖拜請二舅爺,這早晚不見回話,怎麼舅爺不來,卻是表兄來耶?”正說間,隻見那巡河的小怪又來報:“大王,河内有一枝兵,屯于水府之西,旗号上書着‘西海儲君摩昂小帥’。
”妖怪道:“這表兄卻也狂妄:想是舅爺不得來,命他來赴宴;既是赴宴,如何又領兵勞士?咳!但恐其間有故。
”教:“小的們,将我的披挂鋼鞭伺候,恐一時變暴,待我且出去迎他,看是何如。
”衆妖領命,一個個擦掌摩拳準備。
這鼍龍出得門來,真個見一枝海兵劄營在右,隻見——
征旗飄繡帶,畫戟列明霞。
寶劍凝光彩,長槍纓繞花。
弓彎如月小,箭插似狼牙。
大刀光燦燦,短棍硬沙沙。
鲸鳌并蛤蚌,蟹鼈共魚蝦。
大小齊齊擺,幹戈似密麻。
不是元戎令,誰敢亂爬猃!
鼍怪見了,徑至那營門前厲聲高叫:“大表兄,小弟在此拱候,有請。
”有一個巡營的螺螺急至中軍帳:“報千歲殿下,外有鼍龍叫請哩。
”太子按一按頂上金盔,束一束腰間寶帶,手提一根三棱簡,拽開步,跑出營去道:“你來請我怎麼?”鼍龍進禮道:“小弟今早有簡帖拜請舅爺,想是舅爺見棄,着表兄來的,兄長既來赴席,如何又勞師動衆?不入水府,劄營在此,又貫甲提兵,何也?”太子道:“你請舅爺做甚?”妖怪道:“小弟一向蒙恩賜居于此,久别尊顔,未得孝順。
昨日捉得一個東土僧人,我聞他是十世修行的元體,人吃了他,可以延壽,欲請舅爺看過,上鐵籠蒸熟,與舅爺暖壽哩。
”太子喝道:“你這厮十分懵懂!你道僧人是誰?”妖怪道:“他是唐朝來的僧人,往西天取經的和尚。
”太子道:“你隻知他是唐僧,不知他手下徒弟利害哩。
”妖怪道:“他有一個長嘴的和尚,喚做個豬八戒,我也把他捉住了,要與唐和尚一同蒸吃。
還有一個徒弟,喚做沙和尚,乃是一條黑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