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要修八百,陰功須積三千。
均平物我與親冤,始合西天本願。
魔兕刀兵不怯,空勞水火無愆。
老君降伏卻朝天,笑把青牛牽轉。
話說那大路旁叫喚者誰?乃金山山神土地,捧着紫金缽盂叫道:“聖僧啊,這缽盂飯是孫大聖向好處化來的。
因你等不聽良言,誤入妖魔之手,緻令大聖勞苦萬端,今日方救得出。
且來吃了飯,再去走路,莫孤負孫大聖一片恭孝之心也。
”三藏道:“徒弟,萬分虧你!言謝不盡!早知不出圈痕,那有此殺身之害。
”行者道:“不瞞師父說,隻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卻教你受别人的圈子。
多少苦楚,可歎,可歎!”八戒道:“怎麼又有個圈子。
”行者道:“都是你這孽嘴孽舌的夯貨,弄師父遭此一場大難!着老孫翻天覆地,請天兵水火與佛祖丹砂,盡被他使一個白森森的圈子套去。
如來暗示了羅漢,對老孫說出那妖的根原,才請老君來收伏,卻是個青牛作怪。
”三藏聞言,感激不盡道:“賢徒,今番經此,下次定然聽你吩咐。
”遂此四人分吃那飯,那飯熱氣騰騰的。
行者道:“這飯多時了,卻怎麼還熱?”土地跪下道:“是小神知大聖功完,才自熱來伺候。
”須臾飯畢,收拾了缽盂,辭了土地山神。
那師父才攀鞍上馬,過了高山。
正是滌慮洗心皈正覺,餐風宿水向西行。
行彀多時,又值早春天氣,聽了些——
紫燕呢喃,黃鹂斯朔。
紫燕呢喃香嘴困,黃鹂睍睆巧音頻。
滿地落紅如布錦,遍山發翠似堆茵。
嶺上青梅結豆,崖前古柏留雲。
野潤煙光淡,沙暄日色曛。
幾處園林花放蕊,陽回大地柳芽新。
正行處,忽遇一道小河,澄澄清水,湛湛寒波。
唐長老勒過馬觀看,遠見河那邊有柳陰垂碧,微露着茅屋幾椽。
行者遙指那廂道:“那裡人家,一定是擺渡的。
”三藏道:“我見那廂也似這般,卻不見船隻,未敢開言。
”八戒旋下行李,厲聲高叫道:“擺渡的,撐船過來!”連叫幾遍,隻見那柳陰裡面,咿咿啞啞的,撐出一隻船兒。
不多時,相近這岸。
師徒們仔細看了那船兒,真個是——
短棹分波,輕桡泛浪。
舟敢堂油漆彩,舟皇闆滿平倉。
船頭上鐵纜盤窩,船後邊舵樓明亮。
雖然是一葦之航,也不亞泛湖浮海。
縱無錦纜牙樯,實有松樁桂楫。
固不如萬裡神舟,真可渡一河之隔。
往來隻在兩崖邊,出入不離古渡口。
那船兒須臾頂岸,有梢子叫雲:“過河的,這裡去。
”三藏縱馬近前看處,那梢子怎生模樣——
頭裹錦絨帕,足踏皂絲鞋。
身穿百納綿裆襖,腰束千針裙布衫。
手腕皮粗筋力硬,眼花眉皺面容衰。
聲音嬌細如莺啭,近觀乃是老裙钗。
行者近于船邊道:“你是擺渡的?”那婦人道:“是。
”行者道:“梢公如何不在,卻着梢婆撐船?”婦人微笑不答,用手拖上跳闆。
沙和尚将行李挑上去,行者扶着師父上跳,然後順過船來,八戒牽上白馬,收了跳闆。
那婦人撐開船,搖動槳,頃刻間過了河。
身登西岸,長老教沙僧解開包,取幾文錢鈔與他。
婦人更不争多寡,将纜拴在傍水的樁上,笑嘻嘻徑入莊屋裡去了。
三藏見那水清,一時口渴,便着八戒:“取缽盂,舀些水來我吃。
”那呆子道:“我也正要些兒吃哩。
”即取缽盂,舀了一缽,遞與師父。
師父吃了有一少半,還剩了多半,呆子接來,一氣飲幹,卻伏侍三藏上馬。
師徒們找路西行,不上半個時辰,那長老在馬上呻吟道:“腹痛!”八戒随後道:“我也有些腹痛。
”沙僧道:“想是吃冷水了?”說未畢,師父聲喚道:“疼的緊!”八戒也道:“疼得緊!”他兩個疼痛難禁,漸漸肚子大了。
用手摸時,似有血團肉塊,不住的骨冗骨冗亂動。
三藏正不穩便,忽然見那路旁有一村舍,樹梢頭挑着兩個草把。
行者道:“師父,好了,那廂是個賣酒的人家。
我們且去化他些熱湯與你吃,就問可有賣藥的,讨貼藥,與你治治腹痛。
”三藏聞言甚喜,卻打白馬,不一時,到了村舍門口下馬。
但隻見那門兒外有一個老婆婆,端坐在草墩上績麻。
行者上前,打個問訊道:“婆婆,貧僧是東土大唐來的,我師父乃唐朝禦弟。
因為過河吃了河水,覺肚腹疼痛。
”那婆婆喜哈哈的道:“你們在那邊河裡吃水來?”行者道:“是在此東邊清水河吃的。
”那婆婆欣欣的笑道:“好耍子,好耍子!你都進來,我與你說。
”
行者即攙唐僧,沙僧即扶八戒,兩人聲聲喚喚,腆着肚子,一個個隻疼得面黃眉皺,入草舍坐下,行者隻叫:“婆婆,是必燒些熱湯與我師父,我們謝你。
”那婆婆且不燒湯,笑唏唏跑走後邊叫道:“你們來看,你們來看!”那裡面,蹼襜蹼踏的,又走出兩三個半老不老的婦人,都來望着唐僧灑笑。
行者大怒,喝了一聲,把牙一嗟,唬得那一家子槁槁,往後就走。
行者上前,扯住那老婆子道:“快早燒湯,我饒了你!”那婆子戰兢兢的道:“爺爺呀,我燒湯也不濟事,也治不得他兩個肚疼。
你放了我,等我說。
”行者放了他,他說:“我這裡乃是西梁女國。
我們這一國盡是女人,更無男子,故此見了你們歡喜。
你師父吃的那水不好了,那條河喚做子母河,我那國王城外,還有一座迎陽館驿,驿門外有一個照胎泉。
我這裡人,但得年登二十歲以上,方敢去吃那河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