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

首頁
    “徒弟,自五更時出了村舍,又被那弼馬溫着了氣惱,這半日饑又饑,渴又渴,那個去化些齋來我吃?”八戒道:“師父且請下馬,等我看可有鄰近的莊村,化齋去也。

    ”三藏聞言,滾下馬來。

    呆子縱起雲頭,半空中仔細觀看,一望盡是山嶺,莫想有個人家。

    八戒按下雲來,對三藏道:“卻是沒處化齋,一望之間,全無莊舍。

    ”三藏道:“既無化齋之處,且得些水來解渴也可。

    ”八戒道:“等我去南山澗下取些水來。

    ”沙僧即取缽盂,遞與八戒,八戒托着缽盂,駕起雲霧而去。

    那長老坐在路旁,等 多時,不見回來,可憐口幹舌苦難熬。

    有詩為證,詩曰: 保神養氣謂之精,情性原來一禀形。

    心亂神昏諸病作,形衰精敗道元傾。

     三花不就空勞碌,四大蕭條枉費争。

    土木無功金水絕,法身疏懶幾時成! 沙僧在旁,見三藏饑渴難忍,八戒又取水不來,隻得穩了行囊,拴牢了白馬道:“師父,你自在着,等我去催水來。

    ”長老含淚無言,但點頭相答。

    沙僧急駕雲光,也向南山而去。

     那師父獨煉自熬,困苦太甚。

    正在怆惶之際,忽聽得一聲響亮,唬得長老欠身看處,原來是孫行者跪在路旁,雙手捧着一個磁杯道:“師父,沒有老孫,你連水也不能 哩。

    這一杯好涼水,你且吃口水解渴,待我再去化齋。

    ”長老道:“我不吃你的水!立地渴死,我當任命!不要你了!你去罷!”行者道:“無我你去不得西天也。

    ”三藏道:“去得去不得,不幹你事!潑猢狲!隻管來纏我做甚!”那行者變了臉,發怒生嗔,喝罵長老道:“你這個狠心的潑秃,十分賤我!”輪鐵棒,丢了磁杯,望長老脊背上砑了一下,那長老昏暈在地,不能言語,被他把兩個青氈包袱,提在手中,駕筋鬥雲,不知去向。

     卻說八戒托着缽盂,隻奔山南坡下,忽見山凹之間,有一座草舍人家。

    原來在先看時,被山高遮住,未曾見得;今來到邊前,方知是個人家。

    呆子暗想道:“我若是這等醜嘴臉,決然怕我,枉勞神思,斷然化不得齋飯。

    須是變好,須是變好!”好呆子,撚着訣,念個咒,把身搖了七八搖,變作一個食痨病黃胖和尚,口裡哼哼  的,挨近門前,叫道:“施主,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

    貧僧是東土來往西天取經的,我師父在路饑渴了,家中有鍋巴冷飯,千萬化些兒救口。

    ”原來那家子男人不在,都去插秧種谷去了,隻有兩個女人在家,正才煮了午飯,盛起兩盆,卻收拾送下田,鍋裡還有些飯與鍋巴,未曾盛了。

    那女人見他這等病容,卻又說東土往西天去的話,隻恐他是病昏了胡說,又怕跌倒,死在門首,隻得哄哄翕翕,将些剩飯鍋巴,滿滿的與了一缽。

    呆子拿轉來,現了本象,徑回舊路。

    正走間,聽得有人叫“八戒”。

    八戒擡頭看時,卻是沙僧站在山崖上喊道:“這裡來,這裡來!”及下崖,迎至面前道:“這澗裡好清水不舀,你往那裡去的?”八戒笑道:“我到這裡,見山凹子有個人家,我去化了這一缽幹飯來了。

    ”沙僧道:“飯也用着,隻是師父渴得緊了,怎得水去?”八戒道:“要水也容易,你将衣襟來兜着這飯,等我使缽盂去舀水。

    ” 二人歡歡喜喜,回至路上,隻見三藏面磕地,倒在塵埃。

    白馬撒缰,在路旁長嘶跑跳,行李擔不見蹤影。

    慌得八戒跌腳捶胸,大呼小叫道:“不消講,不消講!這還是孫行者趕走的餘黨,來此打殺師父,搶了行李去了!”沙僧道:“且去把馬拴住!”隻叫:“怎麼好,怎麼好!這誠所謂半途而廢,中道而止也!”叫一聲:“師父!”滿眼抛珠,傷心痛哭。

    八戒道:“兄弟且休哭,如今事已到此,取經之事,且莫說了。

    你看着師父的屍靈,等我把馬騎到那個府州縣鄉村店集賣幾兩銀子,買口棺木,把師父埋了,我兩個各尋道路散夥。

    ”沙僧實不忍舍,将唐僧扳轉身體,以臉溫臉,哭一聲:“苦命的師父!”隻見那長老口鼻中吐出熱氣,胸前溫暖,連叫:“八戒,你來!師父未傷命哩!”那呆子才近前扶起。

    長老蘇醒,呻吟一會,罵道:“好潑猢狲,打殺我也!”沙僧、八戒問道:“是那個猢狲?”長老不言,隻是歎息,卻讨水吃了幾口,才說:“徒弟,你們剛去,那悟空更來纏我。

    是我堅執不收,他遂将我打了一棒,青氈包袱都搶去了。

    ”八戒聽說,咬響口中牙,發起心頭火道:“叵耐這潑猴子,怎敢這般無禮!”教沙僧道:“你伏侍師父,等我到他家讨包袱去!”沙僧道:“你且休發怒,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