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貴

首頁
    色色原無色,空空亦非空。

    靜喧語默本來同,夢裡何勞說夢。

     有用用中無用,無功功裡施功。

    還如果熟自然紅,莫問如何修種。

     話表唐僧師衆,使法力,阻住那布金寺僧。

    僧見黑風過處,不見他師徒,以為活佛臨凡,磕頭而回不題。

    他師徒們西行,正是春盡夏初時節—— 清和天氣爽,池沼芰荷生。

    梅逐雨餘熟,麥随風裡成。

     草香花落處,莺老柳枝輕。

    江燕攜雛習,山雞哺子鳴。

     鬥南當日永,萬物顯光明。

     說不盡那朝餐暮宿,轉澗尋坡。

    在那平安路上,行經半月,前邊又見一城垣相近。

    三藏問道:“徒弟,此又是什麼去處!”行者道:“不知,不知。

    ”八戒笑道:“這路是你行過的,怎說不知!卻是又有些兒跷蹊。

    故意推不認得,捉弄我們哩。

    ”行者道:“這呆子全不察理!這路雖是走過幾遍,那時隻在九霄空裡,駕雲而來,駕雲而去,何曾落在此地?事不關心,查他做甚,此所以不知。

    卻有甚跷蹊,又捉弄你也?” 說話間,不覺已至邊前,三藏下馬,過吊橋,徑入門裡。

    長街上,隻見廊下坐着兩個老兒叙話。

    三藏叫:“徒弟,你們在那街心裡站住,低着頭,不要放肆,等我去那廊下問個地方。

    ”行者等果依言立住,長老近前合掌叫聲“老施主,貧僧問訊了。

    ”那二老正在那裡閑講閑論,說什麼興衰得失,誰聖誰賢,當時的英雄事業,而今安在,誠可謂大歎息。

    忽聽得道聲問訊,随答禮道:“長老有何 話說?”三藏道:“貧僧乃遠方來拜佛祖的,适到寶方,不知是甚地名,那裡有向善的人家,化齋一頓?”老者道:“我敝處是銅台府,府後有一縣叫做地靈縣。

    長老若要吃齋,不須募化,過此牌坊,南北街,坐西向東者,有一個虎坐門樓,乃是寇員外家,他門前有個萬僧不阻之牌。

    似你這遠方僧,盡着受用。

    去,去,去!莫打斷我們的話頭。

    ”三藏謝了,轉身對行者道:“此處乃銅台府地靈縣。

    那二老道:‘過此牌坊,南北街,向東虎坐門樓,有個寇員外家,他門前有個萬僧不阻之牌。

    ’教我到他家去吃齋哩。

    ”沙僧道:“西方乃佛家之地,真個有齋僧的。

    此間既是府縣,不必照驗關文,我們去化些齋吃了,就好走路。

    長老與三人緩步長街,又惹得那市口裡人,都驚驚恐恐,猜猜疑疑的。

    圍繞争看他們相貌。

    長老吩咐閉口,隻教“莫放肆,莫放肆!”三人果低着頭,不敢仰視。

    轉過拐角,果見一條南北大街。

    正行時,見一個虎坐門樓,門裡邊影壁上挂着一面大牌,書着“萬僧不阻”四字。

    三藏道:“西方佛地,賢者愚者俱無詐僞。

    那二老說時,我猶不信,至此果如其言。

    ”八戒村野,就要進去。

    行者道:“呆子且住,待有人出來,問及何如,方好進去。

    ”沙僧道:“大哥說得有理,恐一時不分内外,惹施主煩惱。

    ”在門口歇下馬匹行李。

     須臾間,有個蒼頭出來,提着一把秤,一隻籃兒,猛然看見,慌的丢了,倒跑進去報道:“主公!外面有四個異樣僧家來也!”那員外拄着拐,正在天井中閑走,口裡不住的念佛,一聞報道,就丢了拐,出來迎接,見他四衆,也不怕醜惡,隻叫:“請進,請進。

    ”三藏謙謙遜遜,一同都入。

    轉過一條巷子,員外引路,至一座房裡,說道:“此上手房宇,乃管待老爺們的佛堂、經堂、齋堂,下手的,是我弟子老小居住。

    ”三藏稱贊不已,随取袈裟穿了拜佛,舉步登堂觀看。

    但見那—— 香雲叆雲逮,燭焰光輝。

    滿堂中錦簇花攢,四下裡金鋪彩絢。

    朱紅架,高挂紫金鐘;彩漆檠,對設花腔鼓。

    幾對缭,繡成八寶;千尊佛,盡倉戈黃金。

    古銅爐,古銅瓶,雕漆桌,雕漆盒。

    古銅爐内,常常不斷沉檀;古銅瓶中,每有蓮花現彩。

    雕漆桌上五雲鮮,雕漆盒中香瓣積。

    玻璃盞,淨水澄清;鳙璃燈,香油明亮。

    一聲金磬,響韻虛徐。

    真個是紅塵不到賽珍樓,家奉佛堂欺上刹。

     長老淨了手,拈了香,叩頭拜畢,卻轉回與員外行禮。

    員外道:“且住!請到經堂中相見。

    ”又見那—— 方台豎櫃,玉匣金函。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