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上還好;又細問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況。
薛姨媽度其意思,大約是要給他求配。
薛姨媽心中因也遂意,隻是已許過梅家了,因賈母尚未說明,自己也不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訴賈母道:“可惜了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
他從小兒見的世面倒多,跟他父親四山五嶽都走遍了。
他父親好樂的,各處因有買賣,帶了家眷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到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在這裡,把他許了梅翰林的兒子,偏第二年他父親就辭世了。
如今他母親又是痰症。
”鳳姐兒也不等說完,便聲跺腳的說:“偏不巧!我正要做個媒呢,又已經許了人家!”賈母笑道:“你要給誰說媒?”鳳姐兒笑道:“老祖宗别管。
心裡看準了,他們兩個是一對。
如今有了人家,說也無益,不如不說罷了。
”賈母也知鳳姐兒的意思,聽見已有人家,也就不提了。
大家又閑話了一會方散。
一宿無話。
次日雪晴。
飯後,賈母又吩咐惜春:“不管冷暖,你要畫去;趕到年下,十分不能,就罷了。
第一要緊把昨兒琴兒和丫頭、梅花,照樣一筆别錯快快添上。
”惜春聽了,雖是為難的事,就應了。
一時衆人都來看他如何畫。
惜春隻是出神。
李纨因笑向衆人道:“讓他自己想去,咱們且說話兒。
昨兒老太太隻叫做燈謎兒,回到家和绮兒紋兒睡不着,我就編了兩個《四書》的。
他兩個每人也編了兩個。
”衆人聽了,都笑道:“這倒該做的。
先說了,我們猜猜。
”李纨笑道:“‘觀音未有世家傳’,打《四書》一句。
”湘雲接着就說道:“‘在止于至善’。
”寶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傳’三個字的意思再猜。
”李纨笑道:“再想。
”黛玉笑道:“我猜罷。
可是‘雖善無征’?”衆人都笑道:“這句是了。
”李纨又道:“‘一池青草草何名’。
”湘雲又忙道:“這一定是‘蒲蘆也’,再不是不成?”李纨笑道:“這難為你猜。
紋兒的是‘水向石邊流出冷’,打一古人名。
”探春笑着問道:“可是山濤?”李纨道:“是。
”李纨又道:“绮兒是個‘螢’字,打一個字。
”衆人猜了半日,寶琴道:“這個意思卻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
”衆人道:“螢與花何幹?”黛玉笑道:“妙的很,螢可不是草化的?”衆人會意,都笑了,說:“好。
”
寶钗道:“這些雖好,不合老太太的意。
不如做些淺近的物兒,大家雅俗共賞才好。
”衆人都道:“也要做些淺近的俗物才是。
”湘雲想了一想,笑道:“我編了一支《點绛唇》,卻真是個俗物,你們猜猜。
”說着,便念道:
溪壑分離,紅塵遊戲,真何趣?名利猶虛,後事終難繼。
衆人都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戲人的。
寶玉笑了半日道:“都不是。
我猜着了,必定是耍的猴兒。
”湘雲笑道:“正是這個了。
”衆人道:“前頭都好,末後一句怎麼樣解?”湘雲道:“那一個耍的猴兒不是剁了尾巴去的?”衆人聽了都笑起來,說:“偏他編個謎兒也是刁鑽古怪的。
”
李纨道:“昨日姨媽說,琴妹妹見得世面多,走的道路也多,你正該編謎兒。
況且你的詩又好,為什麼不編幾個兒我們猜一猜?”寶琴聽了,點頭含笑,自去尋思。
寶钗也有一個,念道:
镂檀镌梓一層層,豈系良工堆砌成?
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
衆人猜時,寶玉也有一個,念道:
天上人間兩渺茫,琅節過謹提防。
鸾音鶴信須凝睇,好把唏噓答上蒼。
黛玉也有了一個,念道:
何勞縛紫繩?馳城逐塹勢猙獰。
主人指示風雲動,鳌背三山獨立名。
探春也有了一個,方欲念時,寶琴走來,笑道:“從小兒所走的地方的古迹不少,我也來挑了十個地方古迹,做了十首‘懷古詩’。
詩雖粗鄙,卻懷往事,又暗隐俗物十件,姐姐們請猜一猜。
”衆人聽了,都說:“這倒巧,何不寫出來大家一看?”
要知端的,且聽下回分解。